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春来茶馆 畅所欲言  > 正文
建筑师的创新精神和鲜明个性及社会责任
发布时间: 2010-04-26   来源:畅言网  转载自:浙江省建设厅厅长 

建筑师是城市人居环境的创造者,决定着人居未来,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给建筑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才华展示舞台和创作空间。时代需要建筑师的智慧和才华,而每个建筑师都梦想成为大师,都想让自己创作的建筑作品成为经典,成为城市的历史和见证。有人总结贝聿铭为什么是建筑大师时,用了十六个字:“国际视野、一流审美、创新精神、追求细节”。我们不苛求人人都成为大师,但希望我们的建筑师都能成为优秀的建筑师。

建筑师要有创新精神

建筑是技术,也是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建筑师和画家一样,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模仿的经历。这种模仿是为了学习,为了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方法来表达创作思想。优秀的建筑作品是建筑师的创作,不是工匠的制作,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可复制的。为此,建筑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首先要理念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重要战略任务,去年又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从“又快又好”转为“又好又快”。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创新,是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建筑设计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按照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适用、经济和美观设计方针的同时,注重设计理念的更新,把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传统的建筑是以功能性为主,现在根据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要求,就要将功能性、资源性、艺术性和持续性有机结合起来。原来办公楼满足办公功能就够了,现在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道路,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提出政府办公楼要率先实现建筑节能50%的标准,还要推行政务公开,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办公楼要有节能措施和智能系统。原来经济发展水平低,新建住宅仅要求满足居住功能,只要有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哪怕不成套,厨房卫生间在过道对面都行。现在不仅居住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外型也要求越来越完美,更注重阳光、绿化、周边环境,如建筑节能,甚至要有纯净的空气。现在许多好的住宅最大的卖点就是环境。原来是短缺经济,建筑产品十分短缺,房子建好了拿来就用。现在建筑产品市场逐步转化为买方市场,社会公众开始关注建筑全寿命周期,追求长寿命和高品质的建筑产品。杭州市作了城市色彩(自然地理——山、水、天空等和人文地理——城市建筑的色彩)规划,确定了以灰色系为主色调的城市色彩总谱,对建筑之间色彩的协调提出了要求。中国美院南山路新校址、交通银行杭州分行和宁波月湖地区的建筑群等建筑都处于传统的历史街区,建筑师们充分考虑了传统文化和本土建筑符号的色彩,采用了传统的外墙材料,和谐的色彩和协调的尺度成为传统历史街区的一个亮点。这说明人们对建筑的品味要求起来越高。社会在进步,人的需求层次在提高,对建筑师也就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筑师必须创新观念。从单纯追求建筑造型向关注整个建筑六面体转变,从仅追求单体建筑向关注建筑群体和环境转变,从追求建筑三维物质形态向关注建筑生命的四维时空体系转变。

同时,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随着科技发展,建筑结构体系、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建筑产品是技术集成的结果,技术创新是推动设计行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建筑师提升建筑作品水平的手段。技术是革命,我在当设计处长的时候,建筑设计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成果是“甩掉图板”,这是CAD技术引发的设计界的一场革命。CAD技术不仅使建筑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为建筑师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现在正在逐步推行的钢结构建筑,也将引发建筑结构体系的一场革命,对建筑设计和未来建筑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我们要通过丰富技术信息,引进和积极采用成熟技术,对建筑方案进行科学比选和优化,反复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要进行再创新,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作品。金都房产有一句口号叫”科技引领人居未来”,科技进步的成果要转化为建筑作品,离不开建筑师的创新、创造和创建。

建筑师要有鲜明的个性

去年,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非线性建筑”。国际策展人尼金尔·林奇对此解析是“非线性建筑不是表层,是深层的建筑形式”。简言之,在标准几何形体几乎被大师们用绝的今天,用计算机生成技术随机设计的非线性建筑形体,突破了想象,开辟了新的建筑形体领域,使各种形体建筑都成为可能。这种观点在学术界可以见仁见智,但运用于建筑设计实际,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为公众了解和接受。但这种探索表现出来的建筑师追求个性,突破想象和自身局限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建筑设计是创作,创作的语言、句式和节奏都应该具备鲜明的特征。而个性是思想的体现,没有想法就没有个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住宅,都是清一色的火柴盒,没有任何区别,这是文革期间思想禁锢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冲破了牢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建筑创作的繁荣,各种个性鲜明的建筑不断涌现。张永和设计的北京席殊书屋标志着中国实验建筑的起步,潘石屹、张欣夫妇主持的长城脚下公社住宅的建筑设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提倡个性,并不是过分追求标新立异,乃至彻底摒弃、割裂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设计出一些不伦不类的建筑作品来。人们对安得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赫尔佐格、德梅隆设计的“鸟巢”和水立方游泳馆等设计所引发的热烈讨论,就是因为这些建筑带有明显的实验性质,虽然新奇,但与环境、与我国的文化和历史格格不入,只是迎合了一些人贪大求洋的口味。这些洋设计收费畸高,为追求新奇的建筑形式,滥用钢材等建筑材料,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高度重视这些海外建筑师在中国进行建筑设计实验的社会影响,对保护国内设计市场,培养本土建筑师,传承民族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这种情况,建设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进一步端正建设指导思想,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规范建筑设计方案评选,强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推进建设实施方式改革,并加强监督检查。作为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设计市场,保护历史文化,对本土建筑师要给予同等国民待遇。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洋设计能从大量应征建筑方案中胜出,奇特的个性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之一,这对当前我们建筑设计脸谱化、雷同化不啻是一个反面教材。

建筑师的个性要用建筑形式表现,但个性不完全是形式,更要有内涵。强调建筑设计的个性不是要建造一堆突兀或奇形怪状的钢筋水泥怪物,而是要建筑师在充分了解建筑环境、城市历史和文化沉淀之后,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独特体验,创作出满足功能、融入环境、体现科技、承载文化、延续历史和展示个性的建筑作品。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追求的是“不大不高不突出”。博物馆建成后尺度恰当、造型典雅、色彩协调,与环境浑然天成。优秀的建筑设计应该与环境高度和谐,摆在那里不显眼,拿掉之后又感到不可缺少。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其建筑造型类似人的眼睛,建筑功能寓意贴切,柔和的曲线和灰绿的玻璃外墙色调又与周边的水面协调一致,是一个主题鲜明、融于环境、画龙点睛的优秀建筑。我的大学老师杨廷宝先生说,建筑的形式美是有法则可循的,其最高层次的法则就是和谐美。杨先生又说,在完整的建筑群中新修和扩建,有时并不一定要表现你所设计的那个个性,而是要着眼于群体的协调。建筑师应该追求的境界。这就要求“大象无形”建筑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学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历史,熟悉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要学科技,努力掌握新技术新工艺;要学文学、美术和音乐,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建筑师学会要加强引导,组织开展建筑设计方案的竞选和建筑评论。改变建筑评论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现状,为繁荣建筑创作和提高建筑师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建筑师要有社会责任感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很多企业家对财富有了新的认识,都承诺要回报社会。这是一件好事。但企业的社会责任不等同于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更主要的是要办好企业,发展经济,造福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师更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是要把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设计,保护和节约资源能源,引导城市人居空间又好又快发展。中央从国情出发,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出新建商品住宅的套内建筑面积90平方米不少于70%的约束性指标。很多开发商和建筑师前段时间大户型、大面积弄惯了,面对这种约束都在犯愁。香港的土地十分紧张,普通住宅比我们规定的还要小,但建筑师很会动脑筋,小住宅设计出大名堂,平面置很紧凑,功能十分健全。我们的建筑师要向他们学习,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坚决执行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现在提倡城市要紧凑型发展,建筑设计特别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住宅设计更要提倡紧密设计。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提出,小面积住宅的紧密设计,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尽量缩小走道面积;二是厨房油烟和非油烟区要分隔,非油烟区和餐厅可以共用;三是卫生间的洁具、浴具和盥洗设施要分开;四是在满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缩小公用面积。做到了这四条,小面积的住宅就能设计得很好,不但能满足功能的需要,还能体现更多的人性化要求。很多建筑大师的传世之作并不都是大体量和标志性建筑,而是技术、艺术和环境完美结合的小建筑。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是要对建筑设计产品终身负责。建筑师要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规范,对城市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安全负责。去年,一家英国设计公司到武汉对他们100年以前设计的建筑进行回访,表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建筑师对建筑产品终身负责,这是极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富人和高收入者还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中低收入者,其经济承受能力还没有到任意挥霍的程度。再者,崇尚节约,反对浪费,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强调的三个意识之一就是节俭意识。建筑师是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要负起社会责任,就应该树立为社会大多数人服务的意识,不能为了创作而创作。要为普通住宅提供设计,为公益性建、新农村建设服务。去年我们组织千名规划设计师到农村,为农民提供村庄规划和农房设计服务,农民兄弟反映很好,希望有更多的建筑师积极参加这补社会公益活动。

优秀作家是社会的良心,优秀建筑师也应成为城市人居环境的良心,要有独立的人格,敢讲真话。现在很多开发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开发理念,像绿城集团提出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体现了很浓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追求。这些开发商已自觉地成为城市建设的推动者,为城市人居空间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筑产品,为城市更新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但是,也有个别开发商和业主单位,不顾大局,惟利是图,擅自变更经批准的规划,开发建设的房屋影响环境,不讲文化,破坏历史,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一些地方不顾国情和财力,热衷于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注重节约资源能源,片而追求建筑外形,忽视使用功能、内在品质与经济合理等内涵的要求,忽视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忽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对这种行为,建筑师要有敢于谴责和抵制,要把净化美化城市人居空间、传承历史文化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责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