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用世界语言引领中国设计  > 正文
董功:躁动的时代建筑师需要沉淀
发布时间: 2011-06-07   来源:网友守诺者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媒体:对于像您这样的设计师来讲,在中国目前的状态,机会是非常多的。在这样一些机会面前,你有没有取舍,你有没有自己非常坚硬的原则?有没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必须要坚持的?

董功:刚才说到别着急,就意味着,因为环境可以让你变得很快就会着急,确实各种各样项目的机会是比较多。随着事务所的积累,你个人影响力的积累,但是你能不能从中选择适合你的项目,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天天都需要面对的事。一个项目有甲方的期待和意愿,客观的一个城市的政府的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等等。有一些项目明摆着,他来找你就是希望你能变成他的一个工具,能够在没有任何原则的情况下做出来,只是一个市场的运作,这种事我是绝对不干的,因为我知道如果答应,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会难受,所以像这种事,随着这种事发生过几次,我现在就知道什么事一开始绝对不能介入,否则你过程中非常痛苦。其实我周围有很多人适合干这个事,我就建议去找他们这样的人。我并不是批评他们,但是我可以把握住自己坚持的东西。

媒体:建筑师也只是做自己想象的作品,设计师往往有自己理想化的过程,但是往往又面对很多的问题,各种因素,包括造价、资金,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所以您认为建筑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技巧?

董功:建筑师和艺术家是有区别的。我不是希望把这个东西与社会割裂开来。恰恰让我对建筑这一行感兴趣,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它跟社会有很强的互动性。这跟我的个性也有很强的关系。但是这些东西跟躁动、你怎么保护你自己是两个事情。你在你的专业状态里面怎么和甲方沟通,怎么积极的影响建筑周边的环境、城市,建筑本身带给人们心灵的改善和精神上的诉求。这是第一位的。但是恰恰你不把这个东西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怎么能更快的把这个事干完,怎么能在不合理的情况下帮甲方争取更多的高度和面积。这就变成并不是建筑师的事了,我并不是说建筑师和这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我曾经在理查德迈耶设计事务所做过一段时间,有一次他在一个聚会的场合说到一句话,他说我们和艺术家的不同,就是艺术家可以把车轮做成方的,但是建筑师必须把车轮做成圆的。

建筑师董功作品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