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建筑 · 江湖  > 正文
本土建筑学发展之社会土壤“贫瘠而空洞”
发布时间: 2010-04-09   来源:网友Nelly1986投稿  转载自:方体空间工作室创始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从世界建筑史的谱系图中解读,实际上中国建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种内涵与精髓对形成中式建筑的自成一派的风格起着灵魂性的支撑作用;

尽管中国建筑历史并非“贫瘠而空洞”,但在现代建筑设计的环境中,中国建筑设计师及中国建筑团队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却与国外同行有着较大差距,而且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冲击中,早期那些本身就并不深厚的基础更被冲得七零八碎,中国城市空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变得“无根”,因此把建筑艺术的普及度提升到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必要性必须予以强调,否则不足以从根源扭转颓势。

由于受到特殊的社会及经济发展环境的制约,本土建筑设计无论在普通民众的意识中还是在国家发展的规划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忽略、被轻视的状态。

“建筑就是砌砖的、盖房子的”一般民众对建筑设计及建筑师的行业有着极为简单与朴素的理解,尽管这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无不关系,但在客观事实上对本土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却形成较大的社会环境制约。

在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建筑理念不断涌入本土建筑市场,民众对建筑的理解层次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理解建筑行业及建筑设计师;但是从国家的战略高度上认识还不够,相对滞缓。

“国外设计师进入本土市场,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的传播,但实际上身后会有使馆,乃至政府机构的支持,而这点在本土建筑市场基本是不存在的。”

“建筑是种文化输出与输入的问题,国家应该有意识的把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来进行普及,现在本土建筑市场就缺少这种对建筑艺术普遍价值的灌输与培养。”

国外建筑业的分工非常明确,以日本为例,一般分为建筑设计事务所、结构事务所、设备事务所及机电事务所四大类,每一类都非常专业与深入,一个项目可以找不同类事务所进行配合,整个建筑过程配合非常紧密而且专业度很高,这样会形成效率较高的合作型建筑团队,责任分工明确、利益关系清楚。

而在国内,基本上以大的设计院为主,建筑行业的各类人才都会囊括在一个行政体系中,项目的运行自上而下层层推进,缺少快速高效的行业运作模式,整个节奏较为缓慢,这种现象无疑将对本土建筑行业的快速反应与学习能力形成一种障碍。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