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南部古城杰内,位于尼日尔河内三角洲最南端、尼日尔河支流巴尼河左岸,各式建筑物掩映在高大挺拔的树丛中,呈现一派热带水乡泽国景象。在古代,杰内城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于穆斯林世界和热带非洲,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杰内古城
公元13世纪,随着繁荣的黄金贸易的兴起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建立,城市得到迅速发展,极盛时期居民达到5万人,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市内建起一批伊斯兰建筑和摩尔式建筑,成为蜚声西非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杰内古城建筑风格统一,是苏丹建筑艺术的代表。用灰泥涂抹的捣实粘土块是这些气候干旱国家的常用建筑材料。画有装饰的壁柱、筑雉堞以及护墙使建筑立面及其互不相连的通道精细别致。居城市景观主体的大清真寺丰富了城市的立体线条。杰内古城是前伊斯兰教文化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发展的杰出典范,整个杰内古城是一段辉煌历史时期的展现。

杰内清真寺
市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公元14世纪的杰内清真寺,占地6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5平方米,为非洲典型的萨赫勒——苏丹式建筑。杰内清真寺的独特之处在于,整座建筑见不到一砖一石,是用一种特殊的粘土和树枝修建的。
杰内清真寺结构新颖,色彩鲜明,式样独特,巧妙地将萨赫勒建筑风格和苏丹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马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艺,被称为精美的建筑杰作。杰内古城区的民宅也独具风采。数户人家居住在一个硕大的方形院落内,两层平顶式住房整齐划一地面向院落中央的公共场院,四周围以泥沙抹面的院墙,远远望去,高于院墙的宅舍犹如一块块神工鬼斧般切削整齐的光面巨石。在炎热的西非地区,这种民宅造价低廉,隔热防尘,舒适宜人,朴实大方,经久耐住,曾享誉整个西非地区,如今在许多西非国家仍然保留着这样的民用住宅。
因杰内城位于低洼地带,历史上巴尼河曾数次在洪水季节河水泛滥,淹没城市,冲毁建筑,泥房倒塌,加上终年气温干燥以及外部势力的入侵,市内许多建筑多为后来重修和修缮的,那些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清真寺、建筑别致的王宫府第和独具特色的民用住宅,使这座城市依然显得古香古色,典雅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