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大地之子——英裔印度建筑师劳里贝克
发布时间: 2013-11-2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贝克1917年生于英国,1945年,他作为一个建筑师,参加“世界麻风病防治团”来到印度。他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和西高止山地区的农民和部族人口中工作了20年,最终于1970年,与他的妻子伊丽莎白•雅各布在特里凡得琅定居。1989年,他被承认为印度公民。

英裔印度建筑师劳里贝克

他的设计作品包括印度的中产阶级和穷人的住宅、学校和医疗机构建筑、工业建筑和宗教建筑。贝克认为,住房应有与环境交融,无烦扰的自然特色。他设计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未抹灰泥的砖墙,或花格砖结构、无框架的门和窗户,尽可能地放进自然光线和空气。

作为一个甘地主义者,贝克不赞成奢侈的建筑。他使用当地能够得到的材料,例如泥土、砖瓦、石头和椰子树,尽可能少地使用钢材和水泥,从而节省开支。

从1970年以来,贝克设计了2000多幢住房。1985年,他与前总理梅农(C. Achutha Menon)、著名经济学家拉吉(K.N. Raj)和T.R. Chandradutt合作,建设“乡村发展科技中心”,向印度的穷人提供廉价住房。In 1990年,印度政府授予他国家最高奖(Padma Shri)。

贝克还赢得了其他几项奖励,例如Babu Radmaitae金奖、“联合国环境奖”(UNO Habitat)、“联合国荣誉奖”(U.N. roll of honour)、“国际建筑师学会奖”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chitects award)和“1994年人类年奖”(People of the Year award, 1994)。1994.年,中英格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England)授予他荣耀博士称号。2002年,喀拉拉邦大学授予他文学博士称号。

2006年,贝克成为被认为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提名者。

贝克写了几本书,其内容涉及低成本建筑技术、乡村住房、“绿色建筑材料”、贫民窟改造、节约用水和抗地震设计。

劳里·贝克(Laurie Baker)1917年生于英国,1937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建筑系。二战期间,他曾作为“国际友谊救援组织”的救护队员,奔波于中国和缅甸。1944年他因伤归国途经印度,在孟买遇到了圣雄甘地,他非常赞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同时也被其简朴的生活所打动。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点以及他本人教友派信徒的宗教背景,促使他后来重返印度。

1945年,印度政府公开招募志愿者到印度麻风病学院工作,志愿者需要具有规划、建筑知识同时还需具备麻风病知识。于是贝克来到印度喀拉拉邦。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贝克与当地居民完全融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住宅、学校、医院等大量建筑,他把每一座建筑当做工艺品来对待,在符合当地规范的前提下创造出极高的美学价值。他敏锐地捕捉到印度建筑的一个突出特征:在这个农村人口高达82%的大国里,村民们都有着很悠久的自建住宅的传统。印度建筑师阿什沙根贾(M.N.AshinGanju)曾说:“当代建筑师只能从农村中产生。”●1而贝克则用50多年的时间详尽地诠释了乡村建设的实践。他深入学习当地传统的建造工艺、建筑形式,挖掘仍适用于当代的各种细部处理手法,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节省造价的设计手法,汇编成《降低造价手册》(CostReduction Manuel)。在经济落后的印度乡村生活的50年,使贝克深刻认识到没有人有权利浪费或不恰当地使用能源、材料,甚至金钱。也是在印度的生活使他开始关注生态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降低造价手册》也是一项对如何保护生态平衡的研究。以下具体分析贝克建筑的一些特点。

劳里贝克作品

一 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

喀拉拉邦位于印度南部,气候炎热、潮湿、降雨量大。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贝克坚持认为房屋采用坡屋顶并不仅仅是美学需要,因为平屋顶会带来很多问题,尤其是雨季来临时。因此贝克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坡屋顶,而这些都与五六十年代在印度盛行的“国际式”平屋顶格格不入。但贝克认为学习当地传统的建筑形式与坚持现代主义原则并非背道而驰。

贝克非常钟情于手工制作的砖,他深入学习当地传统的建造工艺,并且尝试多种经济的砌筑方式,他发展了当地穿孔式砖格的做法,用最有效的手段同时顺应了气候和文化的要求。在建筑中大量使用穿孔式砖格取代玻璃窗,不仅大大降低了造价,而且有利于室内外通风并减少日照,这十分适应喀拉拉的湿热气候。同时由各种图案组合而成的砖格还在空间塑造上产生了强烈的光影效果,使一座座建筑物犹如精美的艺术品,令人回味无穷。这也几乎成了贝克作品的一个标志。在其成名作“发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Development Study,1971)中,就大量使用了砖格这种独特语汇(图1)。良好的建造工艺和细部处理以及建造技术都反映出贝克几十年一贯的追求与探索。整个校园坐落于一座小山上,以一座12边形的7层图书馆作为统领整个建筑的制高点,环绕其四周的有教室和行政中心。在核心区外围又相继建成了计算机中心和箭头状的多功能厅,它们无一例外地使用了砖格墙。置身室内,变幻迷离的光影给发展研究中心这一现代化建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砖格迷人的空间效果在私人住宅和教堂里也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 材料的真实性

贝克非常重视不同的建筑材料所具有的特质。他曾提到:“我在旅行中注意到,印度的建筑所使用的建材并不取决于建筑的类型及其重要程度。”●2许多棚屋也有良好的比例关系和外观形式。而当地人在使用材料时都有着不可思议的诚实:泥浆就是泥浆,而绝不会把它装饰成某种高级材料,同样乱石墙表面也不会抹一层石灰以遮挡其粗野的性格。贝克在他的作品中很好地延续了印度建筑的这种风气,无论是自己的住房还是为中产阶级建造的住房,材料的真实性都十分明确。他的大部分建筑的外观都有着分明的“三段式”:碎石作基础,大片的砖墙,坡屋顶(图2c)。在建筑室内,材料的运用与室外一气呵成,表现出强烈的朴拙之感同时又节约了造价。

贝克在其自宅中就全面地阐释了他的建筑。住宅建于一块2000m●2的狭长陡坡上,房子从最高处逐一建起,散落地分布在陡坡上。建筑外观延续了他的一贯风格:碎石作基础,红砖墙,穿孔式砖格,鱼鳞状木瓦坡屋顶。这里没有浮华奢侈,有的却是视觉的盛宴:屋顶上的木瓦来自古代的宫殿、门窗是从老房子上卸下来的、有些木头来自防波堤,还有充满印度风情的马赛克装饰、坐垫图案……它们和谐并存、相得益彰,给人留下的却是异常宁静的印象。开放的厨房和餐厅作为整个房子的中心,反映出建筑师的生活方式,紧挨着餐厅的娱乐区以开放的走廊形式面对着庭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建筑师的博物馆,展现出他深邃的思想以及各种材质和细部的光辉。贝克的卧室和书房空间都不大,卧室是一狭长空间,各式壁龛使主人可以在一臂范围内方便地拿取东西,通过喀拉拉风格的格子窗还可以俯瞰山谷,空间紧凑又实用。

三 降低造价

贝克曾说过:“作为一名建筑师,很难不去关心这个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的社会。”在与圣雄甘地的交流中,甘地特别重视建筑与当地地形、气候的关系,他还强调印度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必须以最少的钱建造舒适的住房。这些观点在贝克重新回到印度之后逐渐影响着他,最后形成了一种本能,成为贝克思想的一部分。他在《降低造价手册》中,全面阐述了在建筑技术、建造手段上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使建筑造价基本上只有通常的1∕2或1∕3。

首先,贝克认为理想的村庄建筑使用的材料应该在方圆2.5 km之内获得,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运输成本。这种观点以现在的眼光看颇有些可持续发展的味道。

其次,贝克非常重视当地廉价的红砖,其优点是易得、易作,但由于是手工制作,其长向尺寸经常参差不齐,即使你将墙的一面砌平,另一面也很不规整。但若在外墙面抹灰,总造价又会增加10%,同时还要考虑将来外墙抹灰的维护费用。故贝克的绝大部分建筑都使用水泥砂浆来调整砖墙不平的缺陷,那厚薄不一的砖缝透露出质朴、粗野的性格特征。

由于玻璃窗的造价与相同面积的实墙相比要高出10倍,因此贝克大量使用穿孔式砖格取代玻璃窗。同时他还在实墙的砌筑方式上仔细推敲,比较各种方式在造价上的差异。

贝克在印度各地长期的旅行中,发现当地房屋中许多简单而有效的细部处理手法,比如,有些门是没有合页的。这些后来也成为贝克反复使用的设计语汇之一。在他设计的渔夫住宅中,门没有做门框,而是将金属件直接固定在墙上。他设计的窗是木板窗,以中心为轴枢可以旋转360°,这种窗户没有窗框,没有玻璃,降低了造价。窗户一般只有23 cm宽,既可采光通风又很安全。

贝克非常欣赏E·F·舒马赫的那句名言“小的就是美的。”而他更强调:“小的不仅是美的,而且还是必要的,甚至比大的更重要。”他进一步引申:“浪费是可耻的,没有人有权力浪费。”由于相同面积的圆形比方形更节省建材,贝克在作品中还经常有意识地运用圆形构图。于1973年建成的Namboodripad住宅就是一个圆塔,其基地只有240平方米,还有6棵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椰子树不能动,在这个圆塔里要供夫妇俩﹑四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居住,整个造价相当于现在的220美元。即使在1973年,这个造价也是非常小的数目。

四 现场设计,指导施工

贝克曾说过:“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与世隔绝地坐在绘图桌前做设计,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现场。”而现实条件也决定了在印度乡村地区,装修精美的办公室、工程图纸甚至承建商都不是必需的。他用他的秃头铅笔和磨损了的比例尺告诉我们一个基本问题:“建筑师在印度的乡村地区应该怎么做!”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英国人贝克深入学习印度当地传统工艺、努力寻找适合印度现实经济条件的建筑形式的同时,整个印度却正热衷于“国际式”。当全国上下在经过了50年代的“大师高峰期”以及六七十年代的“大师影响期”之后,到了80年代,印度本土建筑师们才开始反思传统,出现“地区主义”倾向,这时贝克在南部喀拉拉邦所做的探索也才得到重视。自从1987年他获得第一个印度居住大奖后,大奖频频而至,声誉日增。自1988年加入印度籍之后,贝克的一整套适应印度现实经济条件的设计理念还在制定住房政策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对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贝克在他的设计生涯中始终密切关注建筑的低造价、低技术,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建造实用有效的建筑,这逐渐使他具有了在建设中注重生态平衡的理念。这些对于有着10亿农村人口的中国,无疑具有借鉴价值。当前中国建筑界对于生态建筑的发展非常重视,尤其在节能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诸如高效的保温隔热层、低能耗的通风系统、被动式太阳能光电板等都是造价高昂的高技术,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贝克在印度乡村的实践得到些许启发,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探索高技术与低技术、低造价相结合的生态建筑之路呢?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