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建筑中的低技术绝不是雕虫小技
发布时间: 2013-11-28   来源:网友各自安好゛Elope投稿  转载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低技术是相对于高技术而言的,建筑中低技术的运用,从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建筑活动。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借助于各种自然力,来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建筑目标,它不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可以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也始终是人类建筑技术中的主要内容。

建筑中低技术的运用,从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建筑活动

建造一个遮风避雨和抵御蛇虫猛兽的庇护所,这是人类营建建筑的最初动机。先民们常常就地取材,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状况的因素,建造方式也各不相同。今天,在世界各地依然保留着大量较为原始的建筑聚落。建筑大师路易•康从非洲回来后就曾说起:“我看到很多土人的茅屋,他们全一样,也全都好用,而在那里没有建筑师。我很感动,人类竟可以如此聪明地解决太阳和风雨的问题。”正是在这些传统的乡土建筑中,蕴藏着许多朴素的科学原理,但与现代科学不同的是,这些原理只需要用很简单的手段就可以实现,有效地为人类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提供安全和舒适的保障。中东地区的风塔,使得当地民居能够在酷热的环境条件下获得凉爽和舒适的室内环境,风塔的开口总是面向当地的主导风向,风压使得空气经过风塔灌入风道,建筑材料巨大的热容量不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经过风道时逐渐下降,最后达到室内空间,凉爽的空气经过室内时,吸收室内的热量,因烟囱效应而通过内庭院上升到室外。建筑中没有任何机械通风装置,仅仅运用自然力,依靠传统的低技术,就到了良好的通风和降温的效果。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民居中,也不乏利用自然物理现象等低技术手段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例子。大地蕴含着的热量和温度提供了一个恒定和安全的可替代能源选择,而承担大地能量的输送和储存功能的正是地下水。同时由于土壤的隔热性,使得地下水总是保持在一个温度恒定的状态。井的开凿大概是人类对地下水的最早利用,不过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人们的水源问题。但是先辈们却发现了地下水的另一个自然特性,即温度始终保持在4摄氏度左右,利用这一冬暖夏凉的自然特性,先辈们用水井来调节室内温度。例如在著名的苏州园林艺圃中,主人在会客大厅世纶堂的西南角开凿了一口水井,井上还加置石盖板,当夏季天气炎热时,园主人可以打开盖板,用水井中的凉气来降低室内的温度,平常的水井成了一台没有任何花费的,没有碳排放的土空调。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虽然已经进入了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但这些看似原始的低技术却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种经济,便利,与自然协调,又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低技术,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不应该只注重高科技的追求而排斥低技术的运用,而应该在运用高科技的同时,充分发挥低技术的作用,从而使人类的建筑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同时又能尽可能地减少建筑的经济代价。

事实上,在现代建筑的实践中,优秀的建筑师总能够在借助于现代高技术的同时,合理运用传统的低技术手段,从而提高建筑与室内环境的生态特性。这些手段包括:利用材料背身的蓄能性能储存来自于太阳的热量,再在需要的时候使其释放出来,以节约能源并防止室内温度随室外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出现太大的波动;利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合理安排空调风口,有效提高空调的制冷和供热效率,这一点在上部无人到达的高大建筑空间中尤其突出,如将空调的供热风口置于靠近地面的高度,依靠热空气吹出风口时的速度及热空气本身的上升力量,使冬季高大空间室内的供热范围仅限于人们活动所涉及的高度范围。同样可将制冷风口设立在靠近人们活动范围的上方,使下沉的冷空气能够最有效地达到制冷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对建筑物空间形态的塑造,使之形成一定的空间通道,以利于烟囱效应和穿堂风的形成。英国巴克雷卡德总部和德国盖尔森基兴科技园等都在高科技与低技术紧密结合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89年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兰德政府制定了环境改善的十年计划,盖尔森基兴科技园即是该计划中由埃姆什公园宝奥斯特隆国际组织发起的极富创造性的项目之一。它形成了雷纳尔波科技园的轴线,在一个废弃的钢铁厂旧址上建起了技术革新中心,同时该地段经清理整治后,又开挖了一个湖泊,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作为雨水蓄留池。

沿建筑主体的东面分别排列着9个研究用房,进入地下停车场的入口也在这一边。西面是长约300米的拱廊,这是一处设有商店和咖啡馆的公共场所,拱廊高三层,外侧为倾斜的玻璃墙面,在走廊中人们可以俯瞰整个湖泊。

在这座建筑中,拱廊既是建筑内外空间的主要视觉控制元素,也是紧缩投资和运行成本基础上的节能管理策略的核心。拱廊的灵感来自于19世纪的园艺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巨大空间。10米宽的内部通道成为与后部建筑的良好过渡。建筑正面安装隔热玻璃,其开启状态可随季节变化而自由调节。在冬季,可将地处的挡板关闭,在夏季,可将它们滑向上方,就像是大型的上下推拉窗,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获得自然通风,并且可以使人们感受到临水而居的感觉,同时地板下的室温调节系统有助于室内降温,调节过程中被热空气加温的水可以进一步加以利用。建筑还设有一个室外雨棚,避免了拱廊地面在夏天出现过热的现象。
  与高技术相比,低技术似乎只能算是雕虫小技,但正是这些小技与高技术的谦逊结合,使得上述建筑显现出极佳的节能效益,同时也使建筑的内外环境呈现出非凡的活力。(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