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应对变化的开放建筑  > 正文
Renee Chow:从开放建筑到开放的城市肌理组织
发布时间: 2014-02-14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环境设计学院副院长Renee Chow

我所理解的开放建筑应该是一种设计的理念,大多数情况下它只只限于一个建筑物或者是一个房间,但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延展到以城市为范畴。 以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为例,四合院是中国家庭生活的典型住宅形式,大多数是长方形,容纳很多居民,特别是一家好几代人。还有一种四合院是“高墙大院”式,在十三世纪中期的时候,一些蒙古人希望能够展示蒙古人对于汉族人的统治,修建了这样的高大院墙,现在一般都是政府机关使用。现在的北京沿着环线在向外扩张发展,南北中轴线开始向两端延长,从天安门到奥林匹克公园。除了环线和轴线两方面发展外,其实还有第三方面的发展,我称之为开放结构。清乾隆时期的胡同并不都一样,实际上是一些不同的建筑形式分布在院子里,每一个建筑都是单独的一个整体,这就是开放结构。厢房和正房是每一个四合院当中最永久的建筑;次之就是建筑和建筑间的连接,比如走道、四合院和四合院之间的填充墙、花园墙,这些墙不是承重墙,所以很容易拆毁重建,在改造四合院的过程中也主要是改造这些非承重墙。四合院中厢房比正房稍微低一些,可以很好地满足通风和采光的要求。现在建筑都挤在了一起,也很难找到完美的长方形,取而代之的是复杂的建筑形态,这主要源于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北京的胡同整个经纬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所以很容易找到方向。这种经纬最多可能会有三重院落,如果要继续在纵向建院子是很难的。如果是横向的话,也就是东西向可以不断地增加庭院,直到被城市当中的道路分隔。 近年来,东西方国家都有这样的一个趋势——从低密度建筑逐渐向高密度建筑转变。在中国,北京一个街区的宽度相当于纽约的30个街区,两条街之间的距离非常大,造成所谓的“城市列岛”。

越来越多的城市都长得特别像,这样的改变实际上可能会推动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出现,降低整体的复杂性和城市的房产私人保有性。中国的开放性建筑还没有像西方一样展开,所以我们现在急需来探索、建立一个中国化的开放结构。 如何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来重塑当地的文化和当地的建筑?我个人认为应当全面推广多样化,然后在不同的设计理念当中建立一个合作的机制。为此,我们需要新的工具来形成一个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连续性,包括详规、总规,还需要一些指引导则等,实际上主要是强调每一个项目或者每一个物体开放的程度。 朱家角是上海附近的一个小城镇,靠近长江,为了让农田提高产量,需要控制城镇中的泄洪、排水系统等,相当于在运河旁边不断发散性地进行一些规划。

2004年的时候,青浦区政府决定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进行了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不是城市化,也不是郊区化,而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开放式的理念:首先有水,其次,整个庭院旁边都有墙,且与运河都是垂直的;就跟我们在农田当中的布局一样,是往外扩散的。这种布局强调了一个理念——可及性、可获得性、可访问性,通过墙可以与另外一些建筑物和公共空间连接,就像一个棋盘一样。和胡同不同的是,这个小村庄的每一个建筑都有不同的特色。我们的目标就是引入一种融合空间和当地景观的设计理念。鉴于当地的情况,水是一个关键的元素,一些新的服务设施的建设都要围绕水这个主题来进行的,一些古老的城墙也会植入到我们的设计理念当中来,不同的密度和不同的规模也都会考虑进去。活动流线也是同样的理念,垂直于水、河道,不再是用行人和车辆,而是用墙来作为一个连接的元素。对于采光,我们发现不能再用棋盘式的理念了,否则无法满足中国的采光要求,于是我们采用了一个交替的设计方法,主规划和子规划就非常有特点:不同的建筑系统之间相互连接,而不是各自为政,运河的水实际上是一个连接的主题元素。

天津的发展非常快,但是五大道是低密度的地方,政府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旅游区。我们希望在设计理念中突出这个城市的可辨认性,不再一味纵向发展,在横向也有一定的一致性。每一个系统不光局限于每一个设计项目,也考虑到周边的继续发展和规划。 总之,我们对一个大的环境比如说开放建筑或者整个地区都是十分关注的,我们作为设计师,首先要选择伸展的理念而不是分离,也就是说在每个地区都要探索它潜在的优势。此外,坚持联系而不是分离,不管做什么项目都应当能够推动共同的关系,只有这样做,才不会浪费空间。作为设计师还应该支持多样性,而非单一性,因为我们设计的建筑应当期待得到更多——我们应当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并且要能够考虑随着时间的变化,设计也会发生变化。我们也要推崇开放而非封闭,因为某一个地区或者设计最终展示出来的质量和特点比设计本身更重要。

责任编辑: El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