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地再利用中,天津水晶城居住区开发项目由商业房地产开发天津工业遗产之一——天津玻璃厂催生而成,其景观形态的创造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城市的新兴社区中保留场地原有的品质,赋予社区独特的历史感是水晶城景观形态创造的核心理念。在具体实践中,水晶城创造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一个个细节体现出来的。
天津水晶城位于原天津玻璃厂厂址上,有着丰富的植被和人文资源。几百棵大树、废旧的厂房、巨大的吊装车间以及原有的调运铁轨、烟囱等遗留物,作为开发商施展“拳脚”的障碍,通常都被无情地铲除。而水晶城的开发商对于该场地的开发则立足于延续历史的角度,予以保留。

天津玻璃厂改造的水晶之城
玻璃厂原有的老厂房、作为天津工业历史的标志性遗产,是整个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在规划设计中都被巧妙地保留和利用起来。50年前的工业厂房非常能体现那个时代的特点,单是那细腻的砖墙就仿佛一本书记录着玻璃厂的兴衰。作为会所保留的大框架吊装车间被赋予现代材料和形式,激活成为晶莹剔透的社区会所。“L”型平面的销售中心与原有的厂俱乐部建筑围合成一个中庭空间,用简单的植物和铺地构成了新的景观,铺地是使用厂区原来的枕木嵌在碎石中间,并铺上少量从旧建筑上拆除下的耐火砖。
创造以保留作为前提,比如600棵大树形成的旧厂区林荫路和花园,在新的居住区中被保留,林荫道成为小区规划的主要道路,每一棵树木都成为保留的对象被重视,使社区内的街道有了类似“五大道”林荫路的气氛。
旧厂门的八根柱子在设计中保留了北边的四根,外表不做任何处理,只包上了一层透明玻璃,注明水晶城名称,简简单单树立在原来的位置上成为社区的入口。
厂区内有原来用于运输的铁轨,横贯东北至地块中央,在小区规划上道路、建筑布局很难避让,就采用异地保留的方式。从社区入口一直延伸至中心运动会所的林荫步行道上,将一条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带有旧枕木的铁轨穿插其中。不仅在室外,同时在社区会所及售楼中心内部中均移入了旧铁轨作为景观元素,但仍不失其原有的工业味道,让人能够感觉到历史的车轮。除了铁轨,水塔、烟囱等老工业建筑都保留渗透在景观规划中,成为场地景观的标志性要素。还保留了卷扬机、室外消火栓、钢架等设备,重新刷漆后犹如现代雕塑般,成为社区内耐人寻味的景观小品。

天津玻璃厂改造的水晶之城
设计中有意识使用了钢和玻璃等建筑材料,穿插在老厂区的各个角落,意在唤醒新的居住者对场地作为玻璃厂的工业历史的回忆和想象。原址上挖出的耐火砖,按原有建筑的肌理重建山墙作为景墙,或砌成小的矮柱作为景观灯柱;玻璃厂生产的玻璃结晶采用包裹的手法做成挡墙,这些用厂区原有材料建成的构筑物,与老树一起给来此休息的人们静静讲述着一段历史。
保持原有建筑的风貌,并使其巧妙地融入新建的建筑中。即使新建的建筑物,也力求遵循场地的历史脉络,如新建的钟楼是水晶城社区的标志形象,利用与原有的烟囱同体量的替换,仿佛向原场地的烟囱致敬,唤起微妙的场所感。
通过对比、保留、叠加的手法,历史通过工业遗产地景观穿越时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和身边。正如水晶城项目的开发商所言:“这个厂区那些纯工业化的东西,比如标准化空间、金属排屋架构造,其带来的空间自由度,可变性,多功能,也是超越时代永存的东西。这让我们意识到,决不能用推土机把这里夷为平地,对原有大大跨度钢制框架的吊装车间,货运铁轨等历史见证予以保留,使地块呈现清晰的历史文脉!”
景观形态创造的精神遵从于“寓旧于新”的思想。被有意识地保留下来的老厂区的遗迹,它们用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工业时代的故事,在周围崭新的住宅街区和葱绿的环境当中重放异彩,在强烈的新旧对比中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没有吸引人眼球的风格,水晶城采用的是非常平实的创造手法,甚至有的细节看来平淡无奇。但它表明了一种态度,即对于旧有的东西不是采取那种简单粗暴的一拆了之的办法,而是喜新不厌旧,尊重历史,为我所用,推陈出新。“新”与“旧”在这里得到了对比和交融,赋予了水晶城与众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对居民而言则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心理归属感。

天津玻璃厂改造的水晶之城
水晶城建成之后,除了硬质景观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保留下来的600棵大树。尽管冬天的时候,这些树萧条得让人怀疑它们是否还有生机,但春天来临的时候,丝丝的新绿不知不觉地散发出来,让人惊喜,也让人醒悟,这些树木就像工业遗产地一样在诉说着时光的变迁。
玻璃厂的历史痕迹及保留物,诸如铁轨、旧卫生院、旧耐火砖等在社区中延续了工业文脉,从而赋予了新社区的独特的文化历史特色。这一项目于2005年获得中国土木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奖——詹天佑大奖,有关专家对水晶城项目的评价是:规划设计理念有创意保留了600多棵大树和原有建筑肌理,增加了现代新区的历史感、文化感。规划布局有利节地,单体设计合理,有利于新材料的推广使用。
水晶城的景观形态创造思想是保留原有的工业味道,比如灯塔、铁轨、烟囱等等历史见证,使地块呈现清晰的历史文脉。作为在旧厂区上建成的景观,水晶城的目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让人们感受到这里曾经的历史并在重生的工业遗产地景观中享受生活。水晶城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不能要求地产商像保护文物一样去保留完整的工业遗产地,况且“福尔马林”式的保护已经被历史证明并非处处可行的。但在那些有序散落的细节里,人们仍能感受到对工业遗产地的尊重。
商业开发必须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广大购房者对水晶城及其理念的肯定,从侧面说明了人们对工业遗产地景观的认同。由市场自行选择的景观形态,证明了市场对这种形态的需要,工业遗产地景观在我国有广阔的空间。正因为水晶城是一个商业开发,它所折射出来的工业遗产地景观的光彩才更值得关注,也让人对那些承载着历史与辉煌的工业遗产地景观的未来更有信心。
在天津,有一座水晶之城,也成为众多向往幸福生活人士的追求之地,那就是位于梅江的万科水晶城。从之前的玻璃厂,到如今的天津名盘,水晶城演绎了别样的精致,闪耀于天津,成就了一个经典,一段永远。从理念到建筑,从规划到设计,从园林到绿化,从文脉到社区,水晶城匠心独具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
称之为“永远的水晶之城”,恐怕不为过。
欧洲小城历史庆典万科水晶城,一座位于梅江南生态居住区的城中之城,崛起在天津玻璃厂近百年沧桑发展的积淀之上,秉承欧洲小城的现代情怀,以崭新的规划设计理念进行创造和保留,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蕴含。规划设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天津玻璃厂地块的现有建筑进行有意识的筛选保留,将它们融入新社区的规划当中。从而将水晶城的设计,定位于“被激活的历史,而不是历史的覆盖,不是一个简单的博物馆”,它是“历史的庆典”。庆典历史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建筑,如体量宏大的吊装车间;一种是景园因素,如长势良好的林区,完整保留的铁路等,既是庆典历史的元素,也是水晶城社区标识物。这样,从旧有元素中不断发掘新功能,打破平淡,赋予新奇,使新和旧形成相映成趣的对比。水晶城把老的、历史的东西延续下来,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做加减法,融合才是唯一的出路。在水晶城,历史在现在和未来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生活因建筑而独特在水晶城,万科因地制宜,推出了当家的产品,获得了市场的良好反响。专利的产品――情景花园洋房、TownHouse――联院别墅以及创新多层公寓―――院景公寓。建筑借鉴了欧洲小城和天津“五大道”的风格和神韵,而这其中以情景花园洋房独树一帜,给市场的震撼更是前所未有。情景花园洋房在设计上融合了别墅的特点,实现了空间个性的突破,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几幢小楼轻松地围合出一片专属的公共空间,其间绿地、游艺、大树、石路等等景观一应俱全,场所兼有休闲娱乐、交往沟通的功能。而每户大面积的采光窗,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就可轻松关照楼下玩耍的孩子。建筑中层层退台的形式,其实也是沿用这一理念,二三层的住户可以站在自家的露台上,看到外面的景致,也可以轻松地与楼上或楼下的住户攀谈,人与人之间更是充满了邻里的关照,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把露台引入了业主的生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