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二:畅言网Vs 朱梅(北京市易禾永颐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照明设计师)
畅言网:作为一名设计师,您一贯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朱梅:啊,我一直头痛这个问题。
关键我不知道是什么叫理念。还好我是答问卷的,我可以上网查。说是指的西方哲学史的重要范畴。指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网上还说设计理念是指的设计师在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
这样定义的话,我想想啊……
我觉得吧,这方面我个人的理念是比较模糊和含混的,有时甚至是没有的。在大部分的时候,是建筑和环境自己告诉我的,不是我自己说的。
畅言网:照明设计最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是什么?
朱梅:我现在觉得是所有的问题都得注意,没有主次之分。
所有的问题都是和环境、和业主、和技术的理解不到位和沟通不及时出现的。
畅言网:照明设计时,主要技术设计的指标有照度计算、灯具的选择、光源的选择等等,请您就具体项目给我们讲解一下,如何根据不同场合中不同的需要,来指定一个适合的、舒适的技术设计指标?
朱梅:我们是做室外的景观照明更多,而且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第一个考虑的可能是舒适度,并不是一来考虑的照明指标。这个舒适度包括人看景观的最佳效果,以及人在环境中的自身感受,就是说景观性和功能性是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分离开的。
比如一个滨江带做照明,你去现场看了,发现江岸两边不一样。有一边很热闹,有一边很安静。热闹的这边不只有自身很热闹的地方,还有看热闹和提供休息的地方。安静的那边情况也很类似。那你就需要对情况进行整理,之后再根据不同的分类细化来做了。

滨江带照明(图片来源:百度)
拿热闹的这边来说,本来就热闹的地方你可以做得更有气氛,哪怕做过一些都可以;休息的地方就做得和热闹的地方有差异,至于说是用光色对比还是光强差异还是另外的,看看情况再说。
这个确定了之后再进行灯光的定点,然后再选择灯具和光源,再落实到各个技术指标上。
单纯说一个地方需要多大的多合适的照度啊亮度啊,我觉得解决不了。
畅言网:在白天,为了弥补日光照明的不足,我们采用了人工照明。人工照明不仅是提供合适的光线,还可以制造出很多不同的环境氛围来。您在具体的设计中是怎么做的呢?
朱梅:这个在室内照明比较多,我是室外的哈,没什么太多的发言权。
不过从我做室外的感觉来说吧,一天中日光的变化性是最神奇的,这个变化也和人体的生理变化密切相关。没有时间感的照明,人会感觉很累,一方面是眼睛的视觉疲劳,一方面是身体的各个器官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协调改变。
再所谓有环境氛围的东西,都是一种和常态的环境氛围对比而言的,基本人都不会长久待的。多了人会感觉混乱。
这么讲的话,我觉得是一般常态的照明要有变化,而氛围的东西需要做得比较精巧和灵活。
PS:从质量上讲,人工照明是永远比不上日光照明,人工照明是在模拟日光。

中央公园景观设计(图片来源:百度)
畅言网:您认为建筑的结构美应当如何通过照明设计去更好的体现呢?
朱梅:在建筑的景观性照明设计里,建筑和照明设计师的关系,就好比是人体和服装设计师的关系。先和建筑和环境聊聊天,哪好看,哪需要强调,哪里要回避,哪里要怎么怎么样的,理解了,再去选择照明的风格,这样的方式比较好吧。
畅言网:作为业内人士,您认为目前的照明设计行业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朱梅:这个问题貌似太权威性了……我真回答不了。
这就好比说一个人一样,你可以说处处都是问题,也可以说处处都没问题。解决的方法啊,就是先接受问题,采取或者改进或者回避来解决。
在低碳、环保、节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如何既能满足基本照明要求,又能达到节能目的?
节能和环保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