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中国第三大国家级歌剧院投入运营 广州添加文化气质
发布时间: 2010-07-1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广州大剧院正式落成

今年5月,广州珠江边,中国又一座大型歌剧院正式开门迎客。

甫落成,广州大剧院便成为广东的文化标志性建筑,也使长期在文化上没有自信的广东,多了一块可能与北京、上海并列的领域。

外形像两块砾石的广州大剧院出自曾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伊拉克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与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得主马歇尔之手。

继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之后,它以中国第三大国家级歌剧院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甫落成,广州大剧院便成为广东的文化标志性建筑,也使长期在文化上没有自信的广东,多了一块可能与北京、上海并列的领域。

长期以来,远离中原的广州被冠以“文化沙漠”的称号。在中国各城市近年来兴建大剧院的热潮之下,广州决定不再落人后,建设了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期望借此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一开始,广州大剧院便被定位为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最大的艺术表演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曾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与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得主马歇尔为之共同设计,可谓出身不凡。指挥大师马泽尔在这剧院演出之后,盛赞其音响效果,认为可与悉尼歌剧院媲美。

这座外形仿如两块砾石、俗称“双砾”的广州大剧院,总投资近14亿元(人民币,约2亿9000万新元),以不对称的非几何形体为建筑设计。剧院幕墙的每一块花岗岩与玻璃的形状都完全不同,内部结构比北京的“鸟巢”更为复杂,建筑难度非同一般,前后历时六年才正式完工。

大剧院的选址也颇为精心。在广州市政府的规划中,这里处于城市的新中轴线上,毗邻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第二少年宫等建筑,而它们将共同构成广州未来的文化中心,致力于广东的文化、艺术与国际交流活动。

在广州的文化发展蓝图里,这一片区域被寄以厚望。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经济巨变有目共睹,不过,提起广东的文化生活,人们仍然会有“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评价,认为广东的演出市场不及北京与上海,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难以与这两座城市平起平坐。

文化上缺乏自信,倒使广东要致力于发展成为“文化大省”。近年来,广州政府主导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州大剧院落成时,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张广宁欣然表示,要通过大剧院这个平台,强化广州作为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历史文化名城的功能。

将经营权外包给企业

广州大剧院今年5月迎来第一场演出——陈凯歌执导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这出歌剧本身的投资不菲,演出的定价同样也不低——最高票价达2880元(人民币,下同),最低票价也要380元。与去年广州市民3942元的平均每月工资相比,这一票价足以使一般民众却步。

对于身边这座庞大的建筑物,一般的广州人还没真正感受到它在文化生活上带来的改变。首场演出的华丽登场,反而令市民担心,投资十多亿元的大剧院,会否最终远离普通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少数人标榜文化品味的场所。

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获得中央和北京市的两级财政每年拨出约1亿多元的补贴,而上海大剧院虽然不享受上海财政的支持,但仍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事业单位编制。

但广州大剧院则启用了不一样的经营模式。它面向全国招募经营团队,以投标的形式将经营权外包给企业,这也意味着在广州大剧院建成之后,便不再享受政府公共财政的任何补贴,相关工作人员也不在政府编制之内。

外包条件:年办50场公益演出

获得广州大剧院经营权的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这公司持有经营权的的一个条件是:每年至少举办200场商业演出,50场公益性演出,也就是说,广州市民每年可以在大剧院里免费观看50场演出。

这也是当局试图拉近看起来“高不可及”的歌剧院与普通民众距离的举措之一。广州大剧院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刘晓璐告诉本报,除了要成为广州的文化聚集地与地标,大剧院也进行多项策划,为市民的文化生活服务。在剧院落成后的第一场试演上,它邀请了800名建筑工人一道欣赏大型歌剧合唱交响音乐会《为了公主图兰朵》。

此举赢得舆论的赞许,但人们更关注接下来的发展。除商业性演出之外,广州大剧院表示,目前正在部署公益性的演出安排,落实每年50场免费演出的诺言。

同时,广州大剧院也正在考虑从8月份开始开放给游客参观,“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参观门票是30块钱,一年有5000万人次购票参观;在广州这儿,一年500万人次还是有可能的。”刘晓璐说。

他也坦言,广州的演出市场比北京上海更为特殊,加上广州大剧院仅营业了两个月,目前仍处于摸索市场的阶段,“第一年是开幕年,我们有思想准备,亏了也没关系;到明年会对这个演出市场更清楚,了解观众会喜欢哪些类别的演出。”

自负盈亏是考验

按照国际惯例,艺术剧院有国家补贴、社会赞助和票房经营三块并行的运作模式。而广州大剧院作为华南最大的文化演出中心,零补贴、零编制的自负盈亏方式,对经营公司是一个考验。

为了增加营业收入,除了常规的演出以外,广州大剧院正在筹划开发更多的项目,比如餐饮、地下购物商场、琴房培训等等。另外,也正在考虑模仿拉斯维加斯的大马戏团的表演形式,在剧院的小厅里安排一个长线商业演出。

在演出方面,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的大剧院达成战略协议,三地今后将共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在演出剧目上互通有无。经营广州大剧院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发起成立了中演演出院线,成员包括深圳、佛山、海南等22个剧院,通过集中采购、统一宣传,以降低演出的成本。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