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花这一优秀的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建筑里,无疑是个开创性的举动,这样的作品让人充满期待。”在江西馆景德镇展区前,一位来自法国的建筑设计师连连赞叹。
事实上,国家大剧院、“鸟巢”……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主流建筑由外国设计师担当主角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捆住了中国设计师和开发商的手脚?
挖掘传统中国元素的潜力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之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但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融入建筑,如何在现代建筑中传承民族精神?部分有先见之明的开发商和本土建筑设计师正在进行一次有力的尝试。
“青花建筑”揭开面纱
在中国馆现场可以看到,世博会江西实体馆的设计标新立异,它的外型是由三个大小不等的青花瓷容器组成。
在江西馆景德镇展区的这面互动投影墙上,展示的就是青花与建筑的创新想法,随着参观者身体的动作和手势的变化,墙面的建筑上会蔓延出精美的青花纹饰。
据了解,目前这项创举已经在东渡国际集团在上海的房地产项目上得到了应用,该项目名为“东渡·青筑”,位于上海市青浦区。
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青花瓷,是中华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人类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景德镇市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探索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路,近期与东渡国际集团等单位共同成立“青花与建筑”研究会,并举办“青花与建筑艺术创作大赛”。
“首创将青花艺术与建筑载体融合在一起,借建筑之力倡导传统文化复兴,这个创举是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有益尝试,也将对中国的陶瓷建材工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展区相关负责人指出。
再掀传统文化热
用古老的青花来勾勒建筑的梦想,这样的创意出自何处?巧妙创意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诠释?
“在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点缀有青花元素的奥运礼服的出现,触发了我们的灵感。青花艺术如果放到建筑上,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东渡国际集团董事长李海林表示。
事实上,提取青花瓷器纹饰做为建筑空间设计的主导概念,是近年来建筑设计的一个趋势。在瓷器中寻找灵感,让其散发出一种别样风情,通过形态与空间的规划,让传统原素自然溶入环境当中,重新诠释生活状态。
而在李海林眼中,复兴更多地是指重新创造,在保留记忆和创新中间如何寻找中国性、中华性,近现代的150年来,我们丢失的文化记忆现在要找回来。
“中国文化的复兴听上去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是假如每个企业、每个公民都为这个大工程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凝聚起来的力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出于这个考虑,东渡国际希望从我们的专业领域,也就是房地产和建筑领域去为传统文化复兴这个大工程做一点贡献。”李海林强调。
国外建筑设计师垂青
展馆现场,不少国外建筑设计师在了解“东渡·青筑”的创意之后,指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借力点或许将是撬动中国建筑未来全面升级的一个突破口。
不少国外建筑设计师都认真向工作人员学习“描绘纹饰”的基本手法,并了解青花的基本制作流程。
一位来自日本的建筑设计师表示,近年来,日本的很多建筑也纷纷从历史和传统的元素中寻找创新点。比如19世纪日本留行的传统绘画“浮世绘”,很多建筑就从中找到了独特的建筑思想。
“相对来说,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更多,青花建筑很新鲜也很有独特的看点。设计不光是要外表看起来愉悦,它必须有自己原创的、独特的东西。”该设计师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