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织(二)
——论荷兰现代建筑创作思想
发布时间: 2010-10-28   来源:畅言网archcy  转载自: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在设计完海牙社会事务部大楼(Ministry of Social Affairs 1990年)之后,赫茨伯格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不再坚持那么严格的结构主义了,不断减少的预算、建筑师权威性的减弱(建筑师无法控制一切,包括材料的选择)、保温隔热要求的提高(使得暴露构造无法解决热桥问题)、女儿对海牙社会事务部大楼的评论(她觉得这是一幢漂亮的建筑物,但认为它缺乏第二主旋律),使得结构被迫隐藏在立面之后,这样细部的数量减少,立面的自由度增加,第二主旋律得以实现。这都体现在布雷德的夏斯剧院(Chassé Theatre in Breda 1995年 图11),因为他发现“对于业主而言,细部的意义已经退化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对此的一种反应是要击败它,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引入戏剧性的空间要素,以至于对细部的注意力就消失了。”这些引人注目的空间要素,包括了那些精彩的楼梯、挡板和走道。它们构成了优美的第二主旋律,使沉重的第一主旋律变得相形见绌了。结果就使得建筑物更让人激动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更活跃了。

图13 《风格》(Stijl)杂志的增刊《Mécano》

作为“十九世纪结构理性主义的最后继承人”,本斯姆&克劳威尔事务所(firm of Benthem Crouwel Architekten)相信,多余的细部将会打乱他们在建筑物和细部使用上所努力形成的平衡。这就导致了一种平衡的细部体系,在其中每个细部都必须是合适的、清楚的,但都是不起眼的。他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精美设计的单一细部上,而是集中在他们认为是真正重要的那些方面,例如建筑物的功能性、平面的清晰度及其空间性。细部是根据立面概念而合乎逻辑得出的,美观,就如同细部处理一样,必须是一个逻辑上的结果。例如在斯基浦机场西航站楼(Terminal West at Schiphol Airport 1993年 图12)中,通过倾斜地设置柱子以及使用越来越脆弱的分枝,12.6米的跨度在楼板标高处就减至6.3米、到屋面处再减至3.15米,这样大厅就形成了一种令人激动的空间。柱子与柱础之间、柱子与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结,也都强调出了构造设计上的空间性。包括所有细部在内的所有构造,无论如何吸引人,都会被他们随后简化成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整体,而美学在这个整体中几乎只是个副产品而已。

图14 鹿特丹的私人住宅兼工作室

迈肯努事务所(Mecanoo)的名称让人联想起1921年范·杜伊斯堡出版的《风格》(Stijl)杂志的增刊《Mécano》(图13),实际上他们也非常崇拜风格派,1991年建成的位于鹿特丹的私人住宅兼工作室(private house and studio in Rotterdam 图14),基本上就是风格派的翻版,这也反映了荷兰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根深蒂固。但随后由于受到西扎(Alvaro Siza)和日本的影响而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他们不再追求由独立表皮所构成的体量,而覆盖着单一材料的塑性体量成为了主角。在这种情况下,转角细部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因为材料之间的过渡必须是完全连续的。在乌得勒支职业教育大学经济管理系大楼(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trecht University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1995年 图15)中,细部再次成为了实用性事物,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不是窗洞或是墙体的收头,而是立面的构图,而这正是迈肯努事务所所期望的。每个立面,包括外部和内院上,都获得了一种自己的氛围,这就使这些立面变得更为冷静。

图15 乌得勒支职业教育大学经济管理系大楼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