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水立方、巨蛋的需要多少的中华文化?我这样说很冒风险,但是我相信迎合了时代的精神和未来的趋势设计,才更适合国际化的设计需求,为什么那些建筑不请我们中国人主持设计?却请了两个瑞士的设计师?他们的中华文化懂多少?又有多少的文化在投标中落选,那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国确实历史悠久,那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建筑会被外国人去完成?说明注重的应该是解决设计实际问题,有时候需要抛弃文化和传统思想的绑架,不想被老规矩枷锁,在此我也不赞同完全抛弃文化,当然,文化也可以是未来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而不是和我争辩个人问题!
设计需要分主次关系,设计中不仅仅只有文化两个字,风水、地域、人情、背景等等都是设计文化中的内容,也是设计的次关系,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设计才是首要的。既然是这样,是否先考虑将设计作为重点,再把文化给融合?如果设计一套欧式,是否也带上所谓的中华文化,那自然不行,那么欧式文化我们又理解多少?如果设计未来概念家居,是否又要花时间把五千年扯出来?既然这样,是否空间的设计才是重点,那些文化才是辅助和融合的元素?
设计就是设计,文化就是文化。我们是设计师,不是文化师,所以设计交给我们,文化交给学者。我们可以将设计融合文化,而别忘记我们的职责是什么?否则警察和消防队的职责也都越了权。设计主次中,空间的主人是谁?是客户自己还是文化?文化是老大的话,那人们算啥?所以一切应该是以解决人们需求的设计。不是所有的设计都要强调文化的,如果连这点也不懂,还做什么设计?如果不服,拿出你们多年的设计稿子找找,文化在哪?重复再重复的东西,若还好意思说那是我的文化,我只能说你是在自欺欺人!

问你的客户,需要设计适合客户的美好空间?还是需要设计强调文化的作品?我相信你们在做单子时,客户要住的是什么?是文化?还是自我空间?若说文化,你不怕吓了自己,我怕吓到我们的客户。文化不是喊出来的,文化是在设计中体现的一部分,如果是为了文化而设计,那客户又是什么?不就成了文化的傀儡?高文安老师说自己就是个设计师,设计职业的观点就是为客户做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需求。大师们也不是因为文化而设计,在做好空间设计的时候,自然有机会可以为中华文化的提升做进一步设计。
中国那么多人,那么久的历史,真正的国际大师又出几个?如何继承好设计?设计界也需要百家争鸣,但是成功往往只属于少部分人。希望大家互相指正,本人不才,只将现实主义的观点提倡,只代表个人立场,欢迎各种声音,来促进学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