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圣保罗案例馆的图章很特别,黑色条纹构成的4个正方形组合在一起,由深至浅。游客可能不知道,这个图章代表的就是城市从嘈杂变得整洁的过程,即圣保罗案例馆的展示主题“CleanCity(城市清洁)”。这一主题与巴西圣保罗市2007年颁布的《城市清洁法案》同名,而整个展区呈现的就是这座城市开展整治视觉污染工作前后的对比。
弧形外墙寓意城市变化
圣保罗案例馆的外墙呈现柔美的弧形轮廓,其设计灵感来自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科潘大厦。据该展馆项目主管方莹介绍,科潘大厦设计师与巴西国会大厦设计师为同一人,但科潘大厦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大部分用途是民居,设计师考虑到贫富人群的不同承受能力,设计了各种不同大小的房型。
在馆内模拟的“科潘大厦”外墙上,装有许多可翻动的板,一面画着黑白相间的线条,另一面则是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站在馆外观察,由于每块板面上黑白线条粗细比例不同,一开始全黑,然后有些白条纹,最后接近全白,整个墙面横向呈现“由深变浅”的效果,寓意了圣保罗市逐步整洁的过程。
把窗外风景还给居民
由于在巴西生活了17年,方莹对昔日圣保罗街头广告牌“铺天盖地”的情景印象深刻。“广告牌上钉着广告牌,有些大楼外刷着整面墙的涂鸦,人们走在路上就会‘被迫’接受许多广告信息,司机开车也容易分心。”
这一景象在圣保罗案例馆第二展区“街道印象室”里得到了重现。这里被讲解员称为“广告屋”,参观者一走进去就能感受到漫天广告带来的烦躁感。海报、招贴、标识全部都是在圣保罗街头实景拍摄的,并在背后打上灯光,空间不大的屋子令人晕眩。
在一面画有居民楼窗户的背景前,一块木板上的广告纸被撕得破碎不堪,这并不是展品被损坏,而是设计师通过这种方式表现有些地方的广告“撕了又贴、贴了又撕”。“就像这面墙所展示的,许多圣保罗居民被广告牌挡住阳光,被剥夺了看风景的权利。”
拆除广告人们露出笑容
“不过,《城市清洁法案》颁布后,那些乱搭的广告架子和灯箱在两个月内差不多全部拆除,商家招牌和店铺占地面积也有了比例上的规定。”方莹说,清洁法案是以45:1的高票通过的,实行起来也格外高效,这与采取了一定程度的强制措施有关。“比如罚款,违章广告牌罚款约1000雷亚尔(1雷亚尔约合人民币3.72元),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拆除,逾期罚金还可能翻倍。”
另外,该馆的展示中,还在黑白条纹的翻板背后印有圣保罗市民的笑脸。“这不仅表达了城市清洁后人们身心的愉悦,更是要表现出热情的巴西人对游客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