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马岩松:一个要创造中国建筑未来的建筑师
发布时间: 2010-03-29   来源:网友willis投稿 

1975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学生时代因参加纽约世贸中心重建方案“浮游之岛”获奖而受到广泛关注,曾经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的马岩松是目前中国建筑界的一个焦点人物,也是一个话题人物。他给自己的事务所取名为“MAD”,直译就是“疯狂”的意思。他的作品风格怪异,言语豪放不羁。从他的作品以及言语中很多人感觉他是一个追求奇特,只会做秀的人。他们最近几年里完成了六七十个方案,但只有少数项目得以实施,而且都是那种较为另类的项目。但最近情况有所变化,马岩松成了最具风格的建筑师而受到一些业主的热捧。

日前,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好设计创造效益奖”颁奖现场,记者采访了马岩松,想对他的理念和作品逻辑有所了解。

记者:刚才在会上你讲到获得“好设计创造效益奖”的“胡同泡泡”项目,在四合院这样的传统建筑形式里掺入了反光闪亮的泡泡,是否和谐?是否与中国文化有冲突?

马岩松:泡泡光亮的表面显示出它是个外来者,但同时它又倒映出周围的砖墙、绿树、花草,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而且它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

记者:你如何认识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马岩松:现在的很多自称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建筑,我认为都是在炒作和误读中国文化,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精神,是内在的,是气质,体现在内涵方面而不仅仅是一些符号等很表面的东西。

记者:建筑都有其形式,内涵是需要用形式语言来表达的。你认为中国文化该如何表达?

马岩松:建筑不该是看起来像什么就是什么。比如当代艺术,看起来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表达什么。同样的,建筑最重要是让人去感受,感受到什么才是什么,它要能触动你的灵魂。

记者:那么外形与内在看起来一致不是更好?

马岩松:现在到处充斥的是产品,还停留在低劣的抄袭外形的阶段。没有感觉,没有文化。

记者:你的很多作品没有建成,无法体验。而且你的作品看上去造型都非常夸张,那么你认为你的建筑有中国文化么?

马岩松:建成之前当然不可能感受,但我觉得我的作品非常中国。

记者:你认为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内涵是什么?

马岩松:我认为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质和最根本的内涵是不确定性,比如老北京,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自由的和传统的。

中国文化和艺术区别于西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西方更强调理性,西方现代建筑很理性,评论也很理性。他们无法理解中国的山水画。建筑同样也不是要给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要感受。我的建筑,不要问我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它必须是这样。

记者:那你的建筑考虑与环境的关系么?

马岩松:我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基地周边的环境,一方面是大的文化背景。前一个因素大家都明白,就是如何与周边建筑协调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完全不知道周围是什么,没有周围,比如内蒙鄂尔多斯,最早请我来设计这个历史科技展览馆(图2)时那里就是一片沙漠,没有环境,所以我就做成一个大罩子,只是一个保护性质的壳。再后来正如我所料,在那里出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房子。

记者:沙漠就不是环境?

马岩松:相对而言,它不具备限制性。比如在欧洲城市做设计,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你必须遵守很多法规。再说,我依据的是一个文化环境,在中国目前的大背景下,这里就会是这样的建筑,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这样的建筑。

记者:你起初做了很多没有业主,自己设想的建筑,这在这个行业里是很少见的,为了什么?

马岩松:为了展览。我要通过这些来表达我对建筑、对生活的看法。我们做的东西不在乎是否建成,这只是要解决一个文化问题,建不建成并无所谓,就像谈恋爱不是为了生孩子。

记者:那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你其实更可能是一个社会学家,只不过是通过建筑语言来表达你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因为建筑设计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它的最终结果就是建筑本身,而你做建筑设计并不是为了建筑本身,只是想表达一种观点。

马岩松:我从来不给自己加标签。你的观点正是大多数人对建筑师,对建筑的误解。建筑就是对文化环境的回应,建筑师需要有想法,就象医生,病人来找你开药,你不会按他要求的给他开,你要给他看病,看他需要什么药。建筑不应该被定义为服务行业,之所以现在的建筑师职业不受尊重,是因为很多建筑师太看重这个结果,把建成当目的。

记者:那你真的不在乎建筑是否建成?只满足于停留在纸上被展览而不是被体验?

马岩松:当然我还是想建成,但不能随便见一个人就谈恋爱,就生一个孩子。

记者:你做那么多没有业主、没有设计费的项目,事务所怎么生存?

马岩松:我也有建成和在建的项目,比如多伦多梦露大厦(图3)、三亚凤凰岛(图4),天津滨海新区中钢国际广场(图7)等,我收费非常高。但这不是目的,你得先做自己,有人喜欢你,认可你,就会来找你。一般来找我做实际项目的人,都是对我有所了解的,不过我一定会按自己的意思做,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那就不合作。

记者:你这种情结的形成你认为原因在什么地方?

马岩松:应该跟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有关系吧。我在四合院里长大,这种环境是自由的,乱七八糟没有秩序的,但是自然的。在美国读书,我导师是扎哈,毕业以后导师说去她工作室吧,于是就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她是第一个将我引入当代艺术的人,所以当代艺术对我有较大影响。

记者:扎哈对你的影响是不是非常大?你的建筑与她的建筑有很多相似之处。

马岩松:我与她相似的地方是都对自然有偏好,再者就是受当代艺术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我非常认可她这个人,她非常坚持自己。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人总是想被人认可,讨西方欢心。假四合院、中国馆等,都是这样的。就像美国人拍出电影《阿凡达》,中国人却热衷古装片,说明中国在往后看,而美国在往前看。

记者:你了解别人对你的评价么?

马岩松:不了解,我也不想了解。

记者:你的作品一般人很难从中领会到你所认为的中国文化。那么把形式和内容一致起来不是更好?

马岩松:你是记者,你来采访我,你为什么老要发表意见?

记者:我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你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你的想法,这是我的采访方式。

马岩松:你跟我探讨没有意思,我不可能认可这种观点。回头看,对中国来讲没有未来,我在乎的是未来。我们的建筑绝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新奇怪异,而是要创造未来。

记者:那说说贵阳那个在一片梯田中建造的超级建筑项目是什么想法?

马岩松:他们请我来主持这个项目,我请了国际上一些建筑师来,就像日本新陈代谢派的做法,是为了一个建筑上的理想,而不是商业目的。要在自然中建城市,处理好高密度和自然的关系。后来这项目停了。

记者:刚才讲到在重庆的一个项目“重庆城市森林你在探讨在高密度中如何引入自然,而相反的是,在花溪这样一个山清水秀而非城市的地方,是在自然的环境中植入高密度的生活,两者是不同的,你是怎么想的?

马岩松:不只花溪,贵阳都是这样有山有水的地方。在中国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地方都有高密度的理由,中国到处面临高密度的问题。很多地方原来都是自然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高楼大厦的高密度城市,并不是说自然就不能碰,但我们在探讨的是如何把高密度与自然相结合。人们需要城市生活,也需要自然,这才是关键。

记者: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建筑学学生你会说些什么?

马岩松:我想说,你得坚持自己,就像扎哈,她以前一直不被人认可,直到近些年。但她一直坚持。当然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将来会怎么而坚持,但只有坚持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谁。中国现在建筑师没有独立人格,这是根本问题所在。建筑师不是附属,他的权力很大,作用很大,后果也很严重。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