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宁波:如斯古镇 岁月一如往昔
发布时间: 2010-07-06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白墙、青瓦、鹅卵石路是她秀丽端庄的面容(图片来源:travelleisure)

前童古镇(图片来源:travelleisure)

古镇始建于宋朝末年,七百多年来,童姓子孙合族聚居于此,因坐落于白溪的前边,故名前童。古镇的建筑多为明代建筑和仿明代的清朝建筑,不仅小径由鹅卵石铺成,就连建筑的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在潮湿的天气,鹅卵石泛着清亮的光,让小径在这阴暗的天光里变得柔和起来。古镇的街巷狭小而密集,有的仅能容两人侧身而过,但村中老街、小巷却布置得井然有序,祠堂、水井、渠道错落其间,石雕、旧宅触目皆是。

雨时断时续地下着,多想就这样在烟雨里变成像丁香花一样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在这悠长又寂静的小巷徘徊。这里处处都是可以入画的,并不是浓墨重彩的油画,阳光下的它是轻轻浅浅地白描,雨中的它是浸染开来的中国式水墨画。它如著名导演陈逸飞所诉:古镇随处可入画,尤其是这里的“静”,能给人一种回到家的感觉,这种感觉又有点陌生。陈逸飞将《理发师》50%以上的镜头给了前童,“乍看上去显得破落,可一进入镜头就变得深厚古朴。”别人看来破旧的门栏在陈逸飞眼中却是潦落贵族沧桑的美。一间二十几平方米大临街的屋子,便是《理发师》镜头中的理发店。如今,故事中的两面镜子还挂在墙上,那把斑驳的理发椅留在屋子中间,在昏暗的光线里独自感慨唏嘘。

前童最应该去的是“明经堂”和“职思其居”, 数代相传的童家子孙至今居住在此。院中挂了块“敦伦凝道”的扁额,迄今已有180年的历史,上面的金字至今没有褪色。雨越下越大,我们只好躲在屋檐下一边拍照一边避雨。一旁的厢屋中,一家子正在悠闲地打着麻将,嬉笑声与吴侬软语从屋子里飘出来。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趁着下雨,趴在房檐下用小罐子接雨水,小一点的孩子在一旁看着雨水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两个孩子便咯咯地笑了起来。

这就是前童,或许你看到的只是它的古老、破旧,但只有你亲自来到这里,了解它,触摸它才能感觉到它的温婉如花。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