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矶崎新:未来的城市是一座废墟
发布时间: 2010-03-16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这便是“未来的城市,是一座废墟。”的真正含义了。人们常说,我们回不到过去。从物理的常识角度固然如此,但从心理与记忆的角度而言却并非如此。就像普鲁斯特所理解的那般,时间以及它的投影会通过某种物质得以保存。这种保留如同琥珀和火山一样,有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瞬间里重新被发现。那么废墟与在废墟上新产生的建筑,我们是不可以理解为对过去时间一次次的摄影,建筑师通过过去的照片,模拟与重生了人类的现在呢?

图片来源:豆瓣

图片来源:豆瓣

安藤忠雄曾在《迈向废墟的建筑》一文的最后写到,“如果有可能,我很想做那种就算是废墟,最后只剩下地基与底楼部分,但却仍充满叙事能量的建筑。作为废墟而存在的建筑,我不知道是否会成功。不过证明这一切的,也唯有时间。”其实,安藤与矶崎新在废墟里所体验到的,都是对于过程与活力的执着。废墟在此刻,充满了美。

图片来源:豆瓣

而废墟的这种美,大抵是时间赋予的。废墟虽然已经接近结束,但奇怪的是人们注视它们的时候,总觉得它们代表了永恒。那种破裂而不完整、还要继续这样风化下却还没倒下的建筑,被黄昏的光线拉出了巨大的倒影。黄昏与废墟,两种同样代表了即将结束又暂未结束的状态的事物,在互相结合的那一刹那,令人深深的卷入了震颤的情感。无尽的时间,在瞬间说服了我们。

我们为世间的种种所震颤,其实,只是被时间所震颤。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