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设立城市总规划师已为“弦上之剑”
发布时间: 2010-02-24   来源:网友辉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保住18亿亩耕地

面对中国这样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吴良镛表示:“如果仍然习以为常地、孤立地论建筑、论城市,而不从城市化考虑,显然难以得到全面的结论。”

被誉为20世纪最具世界声望的城市规划思想家的芒福德曾说:“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吴良镛说:“根据我个人最近20多年来对区域规划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区域规划研究是必要的、可行的、有益的。”

吴良镛指出,以区域的眼光发展要注意几点:一、处理好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特别在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地区,要实现“农田集中”;二、考虑大中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留快速交通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别注意区域空港、海港、河港的布局及其与快速交通干道的衔接与枢纽的建设;三、在城镇密集地区,要重视交通网络与其节点上的城镇、居民点的布局结构;四、对湿地、山林、风景名胜地区加以保护、整治,警惕肆意开发而逐步“城市化”,丧失文化蕴涵。

尽管我国采取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但目前效果甚微,尤其是耕地锐减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报告中,吴良镛向听众展示了几张自己在农村考察时拍的照片——由于农村紧缩,农村人口实行定点居住,很多农民在漂亮的公寓楼前的机动车道上晒谷子;用小区中的景观水洗衣服;老年人不愿意住楼上,干脆住在一楼的车库……

吴良镛表示,在加强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不要让农村失去应有的作用。他指出,中国历史上,“县”一直是中国农业社会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注重壮大县域经济是当今全球化形势下最基本最安全的对策之一。但在过去的工作中,一个缺陷就是孤立地进行城市规划与农村居民点规划,整体研究很少,长期以来对地方、基层研究相对不足。

“我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设想就是,一方面,大中小城市的崛起,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这是全球化、全球贸易、全球交流的要求。农民进入到大中城市中去,促进经济进程中的生产要素转移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在广大农业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还需要保持住大量的农业地带,要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重点考虑县城—重点镇—集镇对农村区域的带动作用。”吴良镛说。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