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海外养老居住建筑+地产模式借鉴
发布时间: 2010-06-03   来源:网友yi12321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美国商业化运营的老年社区

建设模式启示

美国相对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其老龄化程度较轻,与中国当前的老龄化阶段较为接近。

美国老年社区中以健康活跃的退休长者为对象的偏高端产品可以参考学习。

此外,美国以商业模式运营老年地产的方式值得借鉴,将老年地产与休闲、娱乐、健康、教育等产业整合,更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地产的价值和吸引力,同时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

台湾地区:多形式经营破解难题

台湾的养老设施依据经营主体的不同,形成公办公营、公办民营和私立民营等多元化的经营形式,面向老年人市场提供敬老院、高档老年公寓、养生文化村、安养中心等多种居住建筑类型。

台湾土地资源紧缺,一种常见的老年居住建筑是城区综合体形式的老年公寓。这类老年公寓主要面向中高收入的老年群体,社工参与是其重要特色。

老年公寓多为高层建筑,在一栋建筑中,既有独立、半独立的老年人居住单间或套房,又配套有全面的公共服务,如馆内门诊、健康咨询、会客、棋牌、表演、餐饮、娱乐、美发、视听等内容。运营模式可以采取租赁式、产权式或产权带租式等多种形式。

台湾经验启示

其一,抓住时机准确定位是经营的关键。十几年前,台湾经济处于上升期,一些定位准确的高档养老机构迅速抓住目标客户,奠定了良好的经营基础。

其二,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地段建设综合体形式的老年公寓,更需要明确的目标客户定位。部分定位有偏差的机构遭遇到发展瓶颈。

其三,要注意养老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民营养老机构最初招收的都是自理老人,但经过入住后若干年的老化衰退,许多老人进入半自理和需要照护状态,多数机构的建筑和服务都有与时俱进的需要。

短评

立足国情探寻适宜养老居住模式

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养老居住模式的介绍,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和地区面对老龄化问题,已经形成较成熟和完善的养老居住体系,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为各年龄阶段、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居住和配套服务,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但同时,也应看到,各国养老体系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政治背景的基础上。因而,需要我们立足本国国情,在充分认知我国老年人群结构特征和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寻适合中国的养老居住模式。

借鉴国际相关经验,结合我国老年人居住需求的调研,笔者认为我国住宅社区可尝试分三个层面来覆盖老年人的居家及社区养老的需求:一是在一般住宅中配置面向老年人的户型;二是社区中配建老年公寓;三是在社区内设立小规模多功能的老人服务中心。

通过这三种建筑类型的有机配置,基本可以满足希望独立居住,希望与子女居住,希望与子女就近但独立居住,希望能得到日托照顾、短期居住以及获得护理服务的各类老人的居住需求。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