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仇保兴:借鉴世博建筑蓝本需避免“食洋不化”
发布时间: 2010-07-01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状若蒲公英的英国馆、“紫蚕岛”日本馆、造型如木船的马来西亚馆,上海世博会呈现的建筑豪门盛宴,引发世界各地建筑师“取经”。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6月30日在上海指出,吸取这些世博建筑精华时,要防止“食洋不化”,绿色、美观、经济等建筑理念的追求并非简单的拷贝。

仇保兴 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图片来源:中新社)

仇保兴是在此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暨国际建筑论坛上作出如上表述的。他表示,上海世博园内的建筑都非常漂亮,在视觉上具有巨大的冲击力,但这些建筑并非都能适应现实需求,也并不全都符合生态建设标准。

他指出,对中国而言,目前面临紧迫的能源危机和碳排放危机,所遴选的最佳建筑实践范本需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不仅如此,在仇保兴看来,即便是绿色模板也需中国本土化,气候环境不同,绿色建筑范本也需相应改善。

他指出,中国一些城市盲目套用外国“绿色建筑蓝本”,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后世博”的“取经”需要避免这个误区。

笔者发现,其实,在上海世博会首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不少案例已悄然“入乡随俗”。

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总规划师唐子来在30日的论坛上介绍说,该实践区内不少参展案例均通过“二次设计”进行了百分百的本土化。如德国汉堡案例在原型上进行了节能效果的提升,节能效果赶超汉堡当地的任何一个建筑物。在伦敦案例中,同样进行了本土化“过滤”,通过100%采用中国的材料和设备,建筑师想传达的不仅是零碳建筑和低碳建筑的可行性,更强调这种节能案例在中国的可推广度。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