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庄园大规模建筑是在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正是晋商群星璀璨,晋中民居建筑入黄金时代的历史阶段,也是山西建筑民间艺术家人才辈出的年代,因此,财取天下的常氏家族,在其庄园建设中,广征三晋名家,终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中国民居艺术珠宝,尤其是木、砖、石雕这三朵奇葩显得更加璨然夺目。三雕作品的艺术光彩,可谓俯拾即是,美不胜收,一宇之上,三雕骈美,使常家庄园在整体上成为举世瞩目的民居艺术集大成的博物馆。

一窗一景,美不胜收(图片来源:新华网)

隔扇人物花卉博古雕刻栩栩如生(图片来源:新华网)

三交六腕窗棂民间所罕见(图片来源:新华网)

静园歇山卷棚门(图片来源:新华网)

体和堂二柱抱厦挑角门(图片来源:新华网)

贵和堂新院带廊门(图片来源:新华网)

七开间廊檐明柱门(图片来源:新华网)
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木件雕刻,虽然到明清时才得以盛行,但由于古代民居主要用木构架,而木材又易于加工,因此,木雕技术一经引入民居,很快便成了装修中的重要技艺。木雕用之于建筑构架上,不仅富有装饰性,而且再现着时代生活,寄托着祝福与希望,洋溢着亲切的民俗气氛,展现着主人的精神世界,具有相当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木雕技艺虽然明中叶才由宫殿、庙宇经改造后移入民居,但由于此时正是晋商崛起之际,因此,这一技艺很快就被热衷于在故里起房筑院、大兴土木的山西商人大量采用。到晋商鼎盛的清代,木雕艺术在晋商宅院中也越来越精。常家庄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终结于清光绪五年,正逢民居木雕的黄金时期,因此,其木雕在梁枋、檩条、劄牵、瓜柱、斗拱等主要构架和撑木、挑头、梁垫、雀替、挂落等构件,以及构成外廊空间的天花、隔扇、门窗上,均有极不寻常的表现,其中祠堂院、雍和堂、贵和堂正院的木雕作品,堪称清代这一技艺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