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突破有形界限的山丘美学
发布时间: 2010-06-03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由普里兹克奖最新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卫立设计的劳力士修研中心位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校园内,用起伏的线条让这个具图书馆、实验室及公共交流等功能的场所突破了有形的界限。

劳力士修研中心落成3 个月之后,它的日本设计师妹岛和世与西泽卫立就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里兹克奖。评审团对这对获奖者的评价之一是“:他们的作品看似简单。实际上,建筑师故意削弱建筑的存在感,让人、物体、景观共同构成一个感性的背景,使整体建筑自成一个无缝整体。”

劳力士修研中心是妹岛和世与西泽卫立建筑风格一以贯之的体现。修研中心位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校园内,兼具图书馆、实验室及公共交流等功能。这座占地8.8 万平方米的连贯整体结构,由于屋顶和地板采用平行和缓起伏的特别设计,使建筑群看上去极富灵动感,远远望去,仿佛建筑本身就是土地的一部分。

综观建筑内部,大楼的支撑结构大多隐藏于来访者视线之外,放眼望去,如同地势一般起伏的山、谷与平地将建筑边缘掩盖,楼内各区域浑然天成融为一体,实现连贯和谐的视觉效果。楼内的设计也用缓坡、平台代替台阶、楼梯,最大程度实现设计上的和谐。当来访者在平缓的地面上闲庭信步或搭乘倾斜电梯跨越斜坡时,立即会感到如同置身室外山丘,建筑的人造地势环境营造出传统建筑无法实现的实际感受。

劳力士修研中心与传统的封闭式学习环境有很大不同,它在设计上的最大突破之一就是避免了有形界限。原本研修中心的各种功能设施是被设想如叠罗汉般堆砌成一幢多层塔状建筑的,但设计师最终还是认为,建筑设计的宗旨是建造一处能够让不同领域的人拥有面对面沟通与交流的场所,因此设计师才想到要让起伏设计融入进来,最终使得所有区域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关联。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校长Patrick Aebischersg 对于这种没有阻隔的设计非常满意,他说:“劳力士修研中心作为全新的校园活动空间,在大学里创造出了更加开阔的活动领域,院系专业间的传统界限被打破,数学家、工程师、神经科学家与微技术专家可以在这里相聚,共同研究,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妹岛和世与西泽卫立对公共建筑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私密的公共空间”,劳力士修研中心也没有忽略这一点。在连绵起伏的屋顶和地面之间,唯一纵向的结构是几个空心圆柱,这些空心设计被透明玻璃从室内分割出去,形成外形圆润饱满的室外空间,因此也被建筑师们称为 “天井”。“天井”中摆放着休闲椅,方便小组会谈或工作。

同时,“天井”还与楼体内的斜坡、山谷、平地一道,让楼内空间在不设间隔的情况下实现区域划分。尽管整个修研中心内没有墙面阻隔,但人们依旧能轻松觉察各个不同用途分区的交替变换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