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Steven Holl:以水生灵的建筑
发布时间: 2010-04-30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今年的普里兹克奖(Pritzker Prize)颁出之后,身边不少美国建筑师在为Steven Holl打抱不平——作为近几年来建筑竞赛中屡战屡胜却依然保持低调的建筑大师,Steven Holl是人们眼中的胜利者。

 

Steven Holl(图片来源:百度)

有Steven Holl设计的北京当代万国城(Linked Hybrid)入围伦敦设计博物馆2008年度设计奖(图片来源:海报网)

Steven Holl于1947年生于美国,现在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终身教授。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频频获奖,包括ALVAR AALTO奖章、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美国进步建筑奖等数十项大奖。他对空间和光的关注与研究使其自成一派,创造了独特的建筑语言和成功的建筑范例,成为新一代建筑师中的领袖级人物。对于建筑的本质,Steven Holl有着这样一番冷静的解读:“建筑是为每天的生活准备的、有灵性的空间。”

每天一幅水彩草图是Steven Holl每天必做的“功课”,直到现在也不例外。2002年,Steven Holl出版了自己的个人水彩画集,取名为“Written in Water”——写在水中。最近,他在中国有不止一个案例,在充分阐释自己的设计哲学。

布画杭州山与水

Steven Holl新近拿下的项目是在中国——杭州国际旅游综合设施总体规划(Hangzhou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mplex),此项目占地60英亩,规划在形状像蝴蝶结的异形基地上建设包含住宅塔楼,国际城市博览中心,集艺术画廊、餐厅、演艺和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空间。

Steven Holl击败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and de Meuron)、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等一众大师拿下这个案子。他的设计方案将场地划分为“水区”和“山区”两个主题,这是由山水概念延伸而出,建立在杭州与西湖的关系之上。在蝴蝶结形基地的中心位置,山之塔和水之塔垂直交汇,一座塔楼转折分支,流向杭氧原址的区域;另一座塔楼引向杭锅原址,成为该区起伏的景观地形。

在“水区”,将出现9幢18层的公寓楼,西湖石灯塔中汲取灵感的灯塔群,架构了“水中火”的景观,夹有太阳能光伏片的玻璃幕墙在白天收集太阳能,到了夜晚每一座灯塔的一面都会透过菲涅耳玻璃发光,将白天收集的能量反射至水中。围绕公寓楼的将是由运河提供水源的水池,水边还有一个大型购物中心。

基地南面是一个种植了天然草坪的斜角地景建筑,跨越一个大型的公共水院,这个建筑用了十二面体桁架结构,包含了酒店、餐厅和咖啡厅等功能——这就是位于“山区”的“3D 公园”(3D Park)。与这个公园相连的一个现有的锅炉厂,将变成一个运动场所。这个场地上的另外7家工厂将被保留并改造成商业用途。在杭氧和杭锅厂房表皮的简单修复后,众多有才华的艺术家和建筑师设计的实验性的新建筑群将形成,承担了咖啡厅、酒吧、展览和表演空间的功能,且允许了项目策划功能的灵活性,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

“该设计方案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在‘水区’和‘山区’的交汇处,将有两座高层建筑物。一幢有像陶器的起皱的石头表面的建筑,将是一座酒店。另一幢是平滑的和圆柱形的,将作为办公楼。它们将在中部用自动扶梯连接在一起。在它们的底部,将有一个包括商店和停车场的平台。”Steven Holl的合作伙伴Chris McVoy介绍说,“虽然这个项目的规模极为巨大,但我们的方案是因地制宜的,必将有助于改善基地环境。”

参与竞争评审的建筑师Terry Riley说:“Steven Holl从杭州现有的历史风景选取了非常相似的元素,与他的设计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以城市的规模表现它们。”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