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葡萄牙式“蜗居”也精彩(图)
发布时间: 2010-05-20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在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葡萄牙设计师若杰先生带来他的葡萄牙式“蜗居”建筑。今天还是位于高山之巅的山景房;明天就可以搬到湖边变成水景房;整栋房子的玻璃是太阳能板;若是想换换心情还可以把房子放倒横过来住,葡萄牙式的“蜗居”生活不但不辛酸,而且很有趣。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区域的葡萄牙案例,一栋名为“可移动观光塔”的小房子位于西安案例旁边,由于看上去很不起眼,稍不留神就可能被误认成一个公共厕所,但若走进一看,就可以了解葡萄牙设计师是如何将10平方米的面积利用到极限。

走进小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玄关,背后藏着一个厨房和一个拥有淋浴的卫生间。走上二楼,这里是一个小小的起居室,有一个电脑台和几张沙发椅。走上三楼,这里有一张大床和一间卫生间,边上还有个小阳台,整个建筑的使用面积为27平方米。这是标准的“蜗居”,但生活设计一应俱全。

小房子蕴藏高科技

案例的工作人员介绍,若杰先生是葡萄牙米尼奥大学的教授,“可移动观光塔”正是他的杰作。

“可移动观光塔”的原则是节地、节材,用最少的地方最少的材料搭建足够安全可靠、生活设施完备的建筑,是它的诞生的初衷。还有关键的一点是,这栋建筑是可拆卸的,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拆成单独的模块,方便装车运走,搬家非常方便并且彻底,因为是连房子一起搬走。

别看小房子其貌不扬,其实暗藏着许多高科技。屋子是松木结构的,四面都是玻璃,这些玻璃都可以用来太阳能发电;而屋子产生的废水也可以经过收集实现再利用;此外屋子还拥有一套冷热循环系统,可以自我调节室内温度,做到冬暖夏凉;小屋子没有地基,但非常牢固,用钢钉钉在地上,可以抗风抗地震。

全面推广还需时日

工作人员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两名年轻人要到海边度假,于是打电话给服务公司,将“移动屋”拆卸装车,然后运到海边组装。几小时后,一座“海景房”就诞生了。几天后,他们又想去山区旅游,于是小屋子再次挪窝,出现在一座小山坡的顶部,变成了一座非常棒的“山间别墅”。

若杰先生设计这座房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用地紧张,避免建筑材料的浪费,达到环保的作用。目前这样的建筑正在葡萄牙小规模推广中,目前的造价是8万欧元,但目前尚在试点和完善中,要大规模推广还需假以时日。“移动房”是否可能在中国推广?目前而言还是一个未知数,可以肯定的是在上海目前行不通。不过,我们可以进入城市最佳实践区,体验葡萄牙式“蜗居”生活。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