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心要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城市,成都发展低碳建筑的战略也面临着重重严峻的困难,突出表现在建筑整体规划设计上的软硬件不合理
低碳建筑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之困
当身为房奴的你还在为自己早日成为“自由人”苦苦奋斗时,你是否会想到环境也在和你共同承受着房子造成的沉重负担?
伴着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刮起的强劲“低碳风”,低碳建筑的概念也在悄悄地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我们传统的建筑观念。

图片来源:百度
房地产,一个碳排放的巨人
提到碳污染物,一般人的第一反应是汽车尾气排放物;然而,与住宅等建筑物的碳排放量相比,机动车被列为碳污染的罪魁祸首确实有点冤。
有关资料显示,城市里一半以上碳排放量来源于住宅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中国每建成一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
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所需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量很大,约占总能耗的三成左右;此外,当前的大量建筑,还存在着因结构不合理、材料使用失当而引发的高耗能、高排放等问题。据研究者的保守预计,2010年我国的碳排放量将比十年前增加六亿吨。
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建筑节能减排已逐渐成为建筑界发展的主流趋势,一个全新的地产变革时代—低碳建筑时代,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
如今,成都将城市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一心要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名片的成都,发展低碳建筑的战略显得更加重要,当然也面临着重重严峻的困难,突出表现在建筑整体规划设计上的软硬件不合理。
有关专家告诉影响力周刊记者,成都建筑碳污染现象主要表现在厅室面积规划、小区环境建设、建筑材料使用、装修材料等几个方面。
厅室面积规划不合理,该小的不小,该大的又不大,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比如卫生间太小,既不采光,功能又不全,不利于房屋的碳排放。
小区环境硬多软少,草多树少;建筑小品、小桥流水等硬质的东西太多,而裸露的泥土少,对吸收二氧化碳不利。
建筑材料落后,尤其是墙体既不保温,又不隔热,且很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都大大增加了碳污染物的排放量。
房地产市场大部分是毛坯房、期房,入住前要进行大量装修,奢华攀比的问题比较突出,地上墙上都是高碳量的大理石,大堂富丽堂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