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修编难阻大规模拆迁
今年3月9日,酝酿已久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启动。旨在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将新旧北京城分开发展、促进城乡与区域统筹的这项工程可望使城市发展出现历史性的转折。
北京市领导在动员大会上表示,由于近几年来首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非凡是申奥成功后,原有的总体规划与“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部分目标已提前实现,满足新的城市功能所需要的规划空间容量已近饱和;二是城市中心区功能过于集中,交通、环境等大城市问题越来越突出;三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区与郊区、平原与山区、北城与南城差距明显。为此,迫切需要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作为这次修编的基础性工作,去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已得到国务院的批复和中心领导的肯定。《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即完善“两轴”,包括继续和发展北京城市中轴线,完善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建设,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强化“东部发展带”,制定顺义、通州、亦庄等重点新城规划,疏导首都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整合“西部生态带”,确定昌平、沙河、长辛店、良乡、黄村等新城的定位与发展策略,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最终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还提出6条措施:一是整体保护北京旧城区,提高文化品质;二是整治、完善“市区建成区”;三是疏解中心大团,重构城市空间新格局;四是村镇适当合并,功能分级提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五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六是加强区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
毛其智认为,将新的建设转移到“东部发展带”的战略构想,已为城市的新发展创造良机,并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赢得巨大空间。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空间发展战略所确定的整体保护北京旧城区的原则,北京市已完全有条件把旧城保护的力度扩大到30片保护区以外的地区,停止大规模改造,将旧城内尚未被拆除的胡同、四合院抢救下来,制定积极政策进行保护和修缮。
可是,在总体规划修编的同时,危改步伐又被再次加快了。北京市政府在今年列出的56件实事中包括“进一步加大非文保区危旧房改造力度,全市动迁居民2万户,拆迁危房25万平方米”。在总体规划修编动员的新闻发布会上,已有记者对此提问:已被列入计划的危改工程是否将再次提高旧城内的建筑密度并使城市功能再度集中?这是否与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发生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