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的申请及评分系统
目前,根据USGBC的网站数据,中国申请LEED项目的已达到300个,但实际得到认证的却很少,甚至有些项目申请完后却没有开工。绝大多数开发商只想以一个典型工程申请LEED认证当做卖点,实际并非真的致力于绿色。
造成LEED被当做概念,而非真正的节能,与其申请和评分系统不无关系。
LEED目前已经发展成下设针对新建筑(LEED-NC)、既有建筑(LEED-EB)、商业建筑室内环境(LEED-CI)、商业建筑主体和外壳(LEED-CS)、住宅(LEED-Homes)、学校(LEED-School)、零售店(LEED-Retail)以及社区开发(LEED-ND)的共8个评估分册。几乎是只要想申请,总有一项符合需求。
其评分系统主要从六个部分来考察:可持续性现场、节水、能源使用、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以及可发挥性的类别。某一项内又有无数细分的打分标准,以LEED-NC项目为例,总分110分,白金奖:80分以上,金奖:60~79分,银奖:50~59分,一般认证:40~49分。
正是因为加总数的做法,项目如果在能源环节稍差,但是如果能在其他环节弥补,自然也能获得认证。以此项目为例,由于某开发企业项目所在区域先天的有利地理位置和周围的公园配套,因此其在可持续地址这一项,26分总分取得22分的高分,而在能源利用与保护35分总分却只取得了7分,其最后总分预估是56分,依然符合银奖的标准,而只要配合咨询公司建议,将项目做一些细微改进,就可申请LEED金奖。
获取认证只根据总分来算,使得很多项目有可能在一些单项方面并不能全部达到节能绿色的要求。一位设计师戏称要符合这些标准,只要用竹子铺地板(使用可回收材料)就可以,不需要寻求能源使用的高效率。另一个问题是LEED评估认证时是基于能源模型来预测所设计的建筑物未来的能源使用情况,但是一些委员会委员和许多专家指出依靠能源模型是不完善的。一旦建筑物投入使用,耗能可能要超出设计时的耗能,因为耗能情况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使用该建筑物的人数。
节能效果备受争议,LEED项目认证及其技术咨询费用却不菲。有人批评,LEED认证成了一个新概念的炒作者,与厂家利益、开发企业商业利益紧密相连的机构。
根据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如果在北京地区的一个项目申请LEED-NC,需付给咨询公司设计方案审核和施工方案审核咨询费共计人民币40万~60万元,另支付15000到45000美元不等的LEED项目注册费,同时支付设计审核费每平方英尺0.04~0.045美元以及施工审核费每平方英尺0.01~0.015美元。
至于申请方式,只需要通过网上递交各项申请材料,并不需要任何实地考察或评估,只要企业证明在实践中确实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即可。所以,该体系最终认证授予,特别看重一系列证明文件,比如施工现场的照片、体现整合设计的设计研讨会现场照片,对于屋顶花园,不仅需要设计图纸、详细的面积计算比例,还需要实物照片;对于能源消耗,需要能源模拟的计算报告书、生命周期的价值评估报告,以体现节能技术的效果,只要这些材料齐备,便能获得相应得分点的分值。当然,USGBC不会逐一全部看过,采取的方式是抽查部分容易出问题的得分点进行非常详细的检查。
上述工作,一般都由咨询公司来处理,工程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咨询公司其实更像一个翻译以及材料准备的中介公司。此类咨询公司也迅速在北京、上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设计师考取一个LEED-AP培训课程,两天课程费用则高达1000美元。
不能否认的是,LEED仍然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在国外,开发商或业主获得LEED认证的好处往往能享受税收抵免、可以收取额外租金,同时还树立了环境保护者的形象等等。这也是许多外资品牌企业在中国的工厂或总部写字楼都纷纷申请LEED项目的原因。据代理公司介绍,申请LEED认证,增加的建安成本在5%~10%之间。
究竟该以怎样的客观态度面对LEE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所长栗德祥指出:“LEED评价起来比较简单,更易操作,这样的结果却使它对节能技术的整合以及能耗环节,都缺乏数据检测。我们尊重LEED标准不断完善和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启示是不论采用什么标准和标识,关键在于都不要把它作为中国建筑绿化程度的一个标志,也不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标准的制定上,而应鼓励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技术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