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比起欧洲的“新农村建设”,我们差什么?
发布时间: 2010-03-0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国内某些地方新农村建设模式做一下反思。

比起新房,中国农村更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

一位中国的城市规划学者在考察欧洲乡村后指出:“中国农村普遍缺乏的不是新房,而是完善的基础设施。”他说的甚为在理,的确,老欧盟国家的农村并没有多少高档的房屋,却拥有相当完善的社区性基础设施:

 100%的农村实现了集中供水;

 100%的农村建设了集中的雨水排放水系统,住户自备了家庭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系统,使用卫生厕所,粪便由市政当局集中处理;

 100%的农村生活垃圾由市政当局集中收集和处理;所到之处没见到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水源地沿岸、泄洪道里、村庄内外的池塘里、村庄居民点的边缘地带。

 100%的农村内部道路实现了沙石化,并且设置了路灯和交通安全标志;农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行车道路以沙混、沥青或水泥铺装,以沙混材料铺装为主,设置了交通安全设施;

 100%的农村集中居住区内实现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活分开,集中居住区周边的农业户仍然保留农业生产活动与居住一体的传统方式;

 100%的农村核心居住区内没有家庭养殖户;家庭养殖户均在核心居住区外的农田或草场里;

 100%的农村设置了标准消防栓。

同时,农村设置基础设施的技术标准均演变成为地方规划建设的法规,诸如“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

在老欧盟农村看到的那些纯净的绿色,无不依赖于这些基础设施。

在中国,现在政府要将四万亿人民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农村地区能够从中得到多少?我走访过中国的一些农村,道路还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乡绅组织修筑的,早已破烂不堪,雨天几乎不能行走;由于下水道缺乏,生活污物直接排放到河里去,造成水源、空气环境污染。

  而在欧洲行走,看到他们的农村即便是破旧房子,门前还摆着一盆花、一盆草;家中的厕所干干净净、不输于三星级宾馆,我不禁觉得,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简介:谢方,浙江杭州人。学者,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工作,已出版《美国企业家精神》、《回眸纽约》、《美国社区》、《美国风格》、《国外社会公民参与》等专著。近年定居德国波恩,多次行走德、法、意、英、瑞士、荷、比、卢、波、匈、捷、奥等国。)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