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业界名家  > 正文
用西方外衣做东方文化
发布时间: 2011-07-11   来源:《建筑周刊》投稿  转载自:杭州禾泽都林设计机构首席建筑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建筑师设计出来的东西肯定属于中国文化,这是潜移默化的,而且中国建筑师要战胜西方建筑师,一定是要靠中国文化。

我们跟很多国外设计师交流过,他们觉得用两种以上的文化来表达一个东西,就是健康的。比如迪拜,我认为也是两个文化,一个是太空文化,一个阿拉伯文化,他们非常明确太空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就表达了迪拜的两个东西——海水和沙漠。我也觉得一个好的楼盘,起码要有两种文化集成,就像中华民族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有5000年的历史,但也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

比如在清朝,满族文化是外来文化,他们统治中国时,就要求汉人在外形上都变成满族的,但汉人外形变了之后,还是汉人吗?一定是汉人。清朝实际上是用满族外形,汉族文化,比如康熙、乾隆都是熟读四书五经的。再比如在元朝,服装全部是汉服,但统治方法全部用蒙古的方式,结果元朝寿命很短,因为元朝是在用蒙古的内容统治汉族。这都是形式跟内容,但内容比形式更重要。

所以我觉得像巴黎都市,会有很多人喜欢,尤其80后的年轻人肯定喜欢,有欧式情调,但进去以后也会发现中国味道还在,巴黎都市的景观和空间最强调中国式。

一般人认为建筑需要创新,我们研究后发现这是错的。设计就像写文章,写文章时,如果创造了几个字出来,人家肯定认为这是错别字。但现在有些建筑师一天到晚乱创造设计元素——创造出没有的东西就叫“创新”,写字不能创新,建筑语言为什么能创新呢?我们要的是创意,创意就是把很多零固件拿过来,放在一起,组合,产生出新东西。

就像写文章,是这个字与那个字的组合,全部用朴实、通俗的文字是一种,全部用成语是一种,还有其他组合方式,然后再通过什么办法,写篇文章,产生立意,但一定不能去创造。

建筑也是一种语言(图片来源:百度)

建筑也一样有建筑语言,我们很多建筑师还没有理解真正的建筑语言是什么,就都在创造建筑语言了。传统语言都用不好,去创造语言干嘛?

还有很多建筑师说:我特长现代建筑,就做现代;特长欧洲建筑,就做欧洲;特长三角形,就做三角形。我们努力在超越这个城市,无招胜有招。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设定目标,然后想怎样达到目标,可以放什么语言进去,再组合语言,就像唱歌一样,汉语可以唱一点,英语也可以插一点。

我觉得建筑语言真正要提升,还是要来一次大革命,比如有了电梯以后,建筑就不一样了;有了玻璃、幕墙以后就不一样了;有了中央空调以后,就不一样了。接下去,我觉得全世界能源的改变,又是大革命,又会增加建筑语言,比如有可能我们喜欢住在地下几层空间,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技术与社会需求增加建筑语言,实现真正的创新!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