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空间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论坛上,北京国家大剧院总设计师、法国保罗·安德鲁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著名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指出,时代给予了年轻建筑师很多的机会。对于年轻建筑师来说,思考应为未来建筑做点什么等问题至关重要,他们更应该关注当下,思考未来。

法国著名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图片来源:百度)
设计手法影响设计效果
1938年出生的法国著名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以与众不同的机场设计而闻名于世。1974年,年仅29岁的保罗·安德鲁因设计法国戴高乐机场而一炮走红;2002年,保罗·安德鲁因设计北京国家大剧院而享誉中国。在中国,他有4件作品广为人知,它们分别是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广州体育场。
保罗·安德鲁介绍,他设计的建筑作品非常注重自然光的运用。在设计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他大面积地使用了玻璃幕墙,这样,更多的自然光可以照进航站楼的大厅,同时旅客透过玻璃幕墙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观,感受气候的变化。他还在机场的设计中融入了一些水的元素,目的是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使建筑的室内与室外空间相互呼应。
保罗·安德鲁说:“有人说这些玻璃幕墙的建筑物看起来结构复杂,实际上,我们设计师采用一些简单的设计手法,就可以将建筑物的采光效果发挥到极致,并且做起来一点也不复杂。”

保罗·安德鲁作品国家大剧院(图片来源:百度)
思考推动变革
“我的工作习惯是,无论是在不同的国家,还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我都要使用有限的资源作最好的设计,并主动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平时,我更爱思考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应该去解决的问题。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过程中,我通过照片了解到,有很多中国建筑工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工作。在见到此景后,我开始思考怎样通过简化设计来节省人力,并让我设计的建筑在施工时更安全、更省力。”保罗·安德鲁说。
材料是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设计中国国家大剧院时,保罗·安德鲁带来了从世界各地搜集到的材料,将它们运用在大剧院走廊的墙体上,用白色大理石和黑色石头做墙体装饰,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另外,他还会在一些建筑中运用金属、纤维物、油漆等,将价格昂贵材料与价格便宜的材料混合使用。

保罗·安德鲁作品东方艺术中心(图片来源:百度)
保罗·安德鲁表示,建筑设计师应该做些什么、思考什么是值得所有人关注的事情。15年前,一些前辈建筑师已经设计出很多好作品,现在的年轻建筑师是汲取他们的设计精华,还是重复设计,值得所有建筑师思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醒年轻的建筑师放慢脚步,停下来思考一下建筑的发展速度是否过快、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等问题。
“在提倡发展绿色建筑的今天,建筑要不断变革。如何让建筑物与自然界相协调等问题是人类必须思考的,屋顶绿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都是很好的对策。建筑师要做的是找到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让未来的建筑在美观、实用的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保罗·安德鲁如是说。

建筑要不断变革(图片来源:美讯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