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业界名家  > 正文
张元端:积极打造低碳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 2010-01-25   来源:互联网投稿  转载自: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誉副会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尽管现阶段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的原因还有歧义,也不论哥本哈根会议结果如何,但毋庸置疑的是,“低碳”将会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走进人们的生活和人居环境的打造过程……

 把握好低碳技术的集成与整合

图片来源:www.house365.com

  建筑层面的低碳设计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装置、风能利用装置、地热利用装置、能量循环利用装置等。欧洲国家对现代建筑的基本理念是:实现“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能源,尽量减少能源与资源浪费。新建建筑必须是节能建筑,楼顶都要装太阳能吸热板、雨水收集装置和冷热空气交换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英国建成不用石油、煤炭等矿石燃料做能源的“零能耗”、“零二氧化碳排放”住宅小区。伦敦郊区有个供82户居住的“希望屋”:电饭煲、冰箱、热水、照明等用电,全靠太阳能;墙壁保温层厚30厘米;采用先进的通风设备。“希望屋”冬天采用生物资源锅炉。燃料是用麦秸压成的圆柱小颗粒,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麦秸生长过程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希望屋”用电量为同类建筑的30%。

瑞典是世界上工业化住宅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住宅示范区在建造过程中并不追求特别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而是把重点放在对成熟、实用的住宅技术与产品的集成。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和推进,我国的住区景观环境建设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较大的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过于重视视觉观感而忽略了其实用性和功能性的不良倾向。低碳节能时代,不仅要求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更要深入挖掘节能减排低碳型的景观元素。多个住宅单元全部依靠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