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福建、湖南、广西、吉林、宁夏9省市的有关部门都已通报闲置土地的处置情况,而这批土地正是去年年底被国土资源部要求挂牌督办的18宗闲置土地。

图片来源:美讯在线
“土地风暴”正在成为今年房地产调控的重头戏。据了解,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福建、湖南、广西、吉林、宁夏9省市的有关部门都已通报闲置土地的处置情况,而这批土地正是去年年底被国土资源部要求挂牌督办的18宗闲置土地。
业内认为,此次的土地调控旨在从楼市源头抑制房地产热炒。
核查处置以限期开工为主
去年12月,国土部下发了《关于挂牌督办处置房地产开发闲置土地的通知》,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9个省市的18宗房地产开发闲置土地被“点名批评”,其中包括华润、保利、中海等知名房企购得的地块。
而近日,上述省市的国土部门“不约而同”地在网上公示了对相关闲置土地的处置情况。其中,督促尽快开工的处置比较多。如昨天上海规土局通报了2幅、15.8公顷的闲置地块的拟定处置方案,一幅位于金山的居住、商业金融地块,经督办一期住宅及配套设施目前已开工建设,二期住宅计划于今年7月开工;另一幅位于闵行浦江镇的配套商品房地块,将于今年5月开工,明年5月竣工。 又如浙江,对于宁波、临安、德清的3幅土地也给予了缴纳土地闲置费、限期承诺开工等处理。
土地市场需要良性运转
在业内看来,调控想要取得相应效果正是需要加强执行、重拳处置。从国土部的行动来看,去年12月17日,与财政部、央行、监察部和审计署就联合发出通知,规定开发商拿地首付款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今年1月21日,又提出申报住宅用地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70%;前天再次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开发商竞买保证金最少20%、1个月内付清地价50%、囤地开发商将被“冻结”等19条内容;同时自3月起组织开展对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的专项检查。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许芹认为,这些措施将大大提高开发商囤地的成本,加上今年以来楼市成交低迷、观望氛围浓厚,以及近期调控政策对资本市场的收紧,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预计会对‘地王’的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可能会进一步加速行业整合,而若能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还可以缓解目前房价上涨的压力。
相关新闻:北京5宗地块被通报
昨天,北京市国土局公布了去年被国土部督办的5宗涉京闲置地的调查及处理结果,其中,香港盈科集团被暂停在京进行土地交易,一家房企免予处罚。
市国土局公告显示,经调查核实,5宗土地中,北京启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工体北路4号地项目,因企业自身原因未按出让合同履约,市国土局按照相关规定对其处以罚款,同时暂停启夏公司及原股东香港盈科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在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
华润置地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门头沟永定镇冯村一期居住项目、北京奕环天和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大兴孙村住宅及配套项目、北京远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通州玉桥西里居住小区(二期)项目,因受行政审批(核)、交地条件等影响,未能按时开工。北京市国土局按照相关规定,下发限期开工通知书,限其在2010年3月31日前开工,逾期不开工的,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置,且届时暂停上述3家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和该股东的控股公司在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
此外,北京军建育龙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的怀柔区玉龙小镇项目,主要受新城规划调整影响,导致其未能按期开工,且该项目现已开工建设,对其免予处罚。
编辑点评:
开发商要“想办法”开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