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很足,但仍然很“热”,这是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眼中当下的中国房地产。
面对高涨的房价,购房者不禁困惑:近期,中央有关部门针对房地产市场频频出招,但北京、上海一线城市房价为何“高烧不退”?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期间,“房价”成为论坛最热的焦点话题之一。
“中国楼市是否有泡沫?”是每一个购房者、投资投机者、开发商、金融监管者等方方面面关注的话题,尽管在博鳌论坛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做出了“有足够的‘弹药’可以抵御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的表态,然而,一组最新的统计数据却让人们悬着的心难以放下。
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显示,4月上旬北京二手房总成交量为8747套,相比2009年同期的6623套以及今年3月同期的6133套,上涨幅度分别为32%和42.6%。其中,二手房住宅成交达到8310套,相比3月上涨幅度达到44.6%。成交量飞涨带动二手房价格明显上涨,通州等近郊区域的二手房挂牌价甚至高达2.5万元/平方米;不但是二手房,来自北京市住建委的信息显示,4月以来领取预售许可证的新房项目中,位于五环至六环的项目销售均价已经高达24000元/平方米。
“中国的住宅较之于写字楼、商业地产来说泡沫要大得多。”同样是参加博鳌论坛,作为开发商的代表,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承认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有泡沫,并认为楼市泡沫大的原因在于土地。在他看来,如果未来供应土地减少,就会给市场显示房价还要涨的信号,对当今中国建房子不缺人、钢材、水泥,就缺地的现状,他认为,治理房地产市场要从治理土地市场着手。“东五环边上一块地楼面价2.75万元,如果房子销售的话,得4.5万元/平方米。一个土地上没有建任何的房子,就是这样高的价,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推算下来,北京CBD占地面积达4平方公里多,把CBD的房子全都炸掉,光土地值1.5万亿元。造成土地市场的泡沫形成是因为钱太多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开发商都同意潘石屹的观点,香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就表示,目前中国内地的楼市并不存在泡沫,为此,他给出了三方面的依据作为支撑,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增长,个人收入提高很快,为房地产消费提供了有力的特征;另一方面是随着内地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就有1000万多人要进城;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也导致了优质房源价格的上涨;第三方面便是现在容积率被压得很低,内地容积率住宅是2.5,而香港是8至9,办公楼是15。“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过分依赖融资,买房子的人是自己去购买,不像次贷,你没有收入还可以买房子。中国没有这样,没有产生泡沫。”
面对上述背道而驰的两位开发商,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认为,中国的房价已经成为一个靶子,而人们对房价批评的背后,是高房价所潜伏的其他问题。而房地产行业中的不公平、不透明、不信任导致矛盾进一步升级。
“市场上房价是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不是,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经济学道理。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愿意房价上涨,但也不希望房价上涨过快以致泡沫破裂引起资产贬值,他们希望房价能保持合理的上涨水平。”对于房价上涨的原因,王永平分析认为,上涨一定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光是强调投机、投资,还不能简单那么讲,总体来讲,供求关系可能是第一位的。“还是有很多的需求。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太快了,全世界城市化的速度、频率没有中国这么快。这是造成房价上涨过快的一个部分。”
另外,王永平认为房价上涨的原因还有大量的恐慌性需求在里面。“有一些需求,比如说年轻人,或者没有条件近期改善住房的人,按道理不应该去买房,但是看到房价上涨的速度那么快,所以很多人担心未来买不起房。因为担心自己买不起房,也不相信未来政府真的有保障性住房提供给自己来居住。这时候就容易产生恐慌,就容易出现砸锅卖铁买房,泡沫也由此引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