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美讯在线
每年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巨大建筑废物。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
原本应该用到百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却只有30年,首先会制造大量的建筑垃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还造成巨大的资源与资金浪费;另外,拥有70年土地使用权的建筑寿命缩短,还会滋生大量“权证在、物业亡”现象,产生大量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无论是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还是社会和谐与稳定来说,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的现象都应尽快得到改变,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目标,应该尽早得到实现。
造成我国建筑平均寿命短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建筑质量不过关,倒楼与不得不拆毁的现象时有出现。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城市规划随意性与任意性大。有些地方甚至是一个领导一个规划,从而导致城市规划与建设不断推倒重来,并带来建筑平均寿命的缩短。另外,部分地方官员为谋求政绩与升迁,热衷于建设形象工程与面子工程;部分地方政府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土地收益,不断进行拆迁,甚至将投入使用只有数年的建筑拆掉重建,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国建筑平均寿命的缩短。如近日媒体披露,江苏扬州市政府为通过二次转让土地赚钱,将该市两个建成不到七八年的小区列入拆迁范围,无疑是部分地方政府为获取利益人为缩短建筑寿命的最新例证。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建筑平均寿命短现象要能得到有效改变,首先要通过规范建设招投标制度与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途径严把建筑质量关;其次是要将城市规划纳入法制化管理当中,克服规划随意化、任意化现象;另外更要通过斩断地方政府与土地出让之间的利益关联,来遏制部分地方政府的过度拆迁与过度开发城市行为。唯有如此多管齐下,注重制约权力运行,我国建筑平均寿命才可能得到延长,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使用才能得到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维护。
编辑点评:
按照建筑平均寿命30年测算,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建筑“大期将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