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每年都是热门话题之一,而类似“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优化供地结构”,“强化市场监管”,“打击投机”的政府表态也比比皆是。但是,房价却仍然一年高过一年,离普通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越来越远。
房地产每年都是热门话题之一,而类似“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优化供地结构”,“强化市场监管”,“打击投机”的政府表态也比比皆是。但是,房价却仍然一年高过一年,离普通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越来越远。最近中央再次发力,针对房地产的多项政策密集出台,调控房地产业。而各地方政府也在本地“两会”作出了积极表态,其具体调控举措则是因地制宜,各有重点。然而,决心已下,具体效果会怎样,还得看各地政府的执行能力。
北京楼市调控“玩真的”谁会是下一个“大龙”?
在北京“地方”两会上,北京市住建委新闻发言人徐志军明确表示对楼市的调控目前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无论是将出的地方细则还是大龙公司地王的被收回,无不显示出,“两会”之后北京市房地产调控已经开始动了真格。据悉,北京市正在进行房地产市场行政检查执法行动,近日将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情况。
北京地方调控政策 春节前后将出台
在北京“两会”上,徐志军表示,北京市即将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着重于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加大房地产市场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不按规定时限开盘、不公开全部房源,不明码标价、不公开对外销售的违法、违规行为。
徐志军的上述表态余音尚存,北京地王——大龙公司50.5亿元拿下的顺义区后沙峪镇天竺开发区22号住宅用地就被收回了。
“看这架势,北京楼市调控是动真格的了。”中原地产张大伟向记者表示,接下来北京楼市政策和市场将随之调整。
目前北京市住建委正会同相关部门积极进行配套政策的制定。“北京市将重点从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等方面确保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徐志军说。
据透露,2010年中小户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将占全市住宅供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其中,2010年北京新开工建设和收购廉租住房4000套,同时正在加快2万套的在建项目配租工作,实现符合实物配租条件的廉租家庭应保尽保。政府也正组织建设收购8000套公共租赁住房。并且,北京市今年将新开工6.2万套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新开工建设6万套定向安置用房。同时,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竣工交用各类政策性住房4.6万套。
“如果保障性住房真能如数落地,将对平抑房价起到巨大作用。”张大伟说。
实际上,记者粗算发现,北京上述保障性、政策性住房合计达18万套,已经超过2009年北京全市销售商品住宅16.5万套的总和,对市场潜在的影响可想而知。但是,其实际执行情况还有待观察。
收回地王 “杀一儆百”严管闲置土地
北京地王的收回,预示着北京在对待土地闲置问题上的态度是绝对强硬。
就在上月22日,北京市国土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闲置土地清理处置问题的公告》,全面清理和预防土地闲置问题。
“今年国土部将对全国,特别是对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北京市的做法就是一个例子。”国土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冷宏志向记者表示。
对此,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一位专家分析指出,北京市对闲置土地的调控思路基本是按照“国11条”进行的,其关键点就是“执行到位”。记者也注意到,北京市国土局上述通告主要包括了三种做法。
其一,国土局对欠缴地价款、招拍挂成交后未按期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用地单位,暂停其在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新的土地出让交易活动的资格(共有8家公司,当时已经包括大龙地产公司)。其二,对于2008年12月31日之前通过市场供应的住宅用地尚未开工的项目予以公示,并向用地单位下发了通知书(包括华润置地、中粮地产、龙湖天行置业等公司19家公司)。其三,对2009年通过市场供应的住宅用地项目予以公示。
需要指出的是,为使土地闲置的痼疾得到根本解决,北京市对因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问题也没有回避。
“对这类项目,我局将尽快协调有关部门,拟定处置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北京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海房地产调控还将深化
“我觉得当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政策落到实处。”上周日,上海“两会”闭幕,在“两会”结束当天的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如是说。的确,自去年年底中央吹响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号角”后,上海的反应可谓很及时、措施跟进也很迅速。而在“两会”过后,业内预期调控将进一步深化。
政策取向:保障加规范
上海已明确今年将加快推进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房试点和公共租赁房建设等,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正在试点的经济适用房制度下半年将在中心城区全面推开,今年经济适用房的新开工建设面积依然保持在400万平方米;着力解决新上海人、年轻人的住房困难,加快实施经济适用房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并逐步放宽准入标准,有序扩大经济适用房申请和供应面;今年第二季度,上海将出台公共租赁房的建设方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而且今年一定要实施。
在闲置土地的问题上,上海市发出“最后通牒”,要求2个月内主动登记及说明原因,否则一律从严处理;接着各区也展开土地审计,如徐汇区透露已对18块闲置地块设定了“大限”。而开发商方面也已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在此次上海规划局展开清理行动前,就有不少市场消息对一些知名房企长期未开发的土地提出质疑,随后开发商们纷纷站出来解释,如长江实业、瑞安房地产等均通过媒体否认囤地,部分地块尚未动工还是因为政府动迁工作的进度问题。
市场趋向:有下调要求
地方“两会”期间,楼市状态更受关注。事实上,上海楼市刚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首月遭遇成交量历年最大降幅。在刚刚过去的1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70万平方米,环比去年12月大幅减少51%;成交均价也比2009年12月微跌1.16%,为19953元/平方米。
“基于季节性因素,今年初的房地产市场与去年初相似,但仔细回味却又不相同。去年初楼市虽然低迷,外部经济环境也较差,但政策环境确实是宽松的,另外价格已经基本调整到位,这构成了2009年楼市得以向上突破的基础;而今年初的情况是,外部经济环境已经好转,但政策面却紧缩,价格也到了新高,市场有向下调整的要求。”回建强直言,在楼市发展的“顶峰”阶段遭遇政策调控,楼市没有理由再往上走。
财经评论人士陈真诚认为,“地方‘两会’后还得看全国‘两会’的情况,如在金融、土地等领域,中央政府有督促地方政府清理所出台的刺激或优惠政策的可能,还有可能继续强化调控,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加强执行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