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网编辑:
刚刚夏总谈到现在的女性设计师比较多,大家对女性设计师有一种误解,认为女性设计师更注重感官和情绪,不像男设计师能够把握全面的逻辑,在座的各位都是怎么理解的?如何做出具有特色的东西?
程蓉: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从我自身的感受来说,女性设计师其实是非常理性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很感性的男性设计师,因为这是一个大的社会背景。我自己职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不经意遇到导师级的一句话对我产生的感悟,还我在香港工作时有一位上司曾跟我说过:“建筑师每天都面临各种挑战很多问题,我们应该用脑子来做事而不是用心在做事。”这里的“用心”就是感性,而在我们处理各种事物时需要的更多的是理性,这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感性和理性并不因性别而分,有非常感性的男性设计师也有非常理性的女性设计师。一个看似很感性的作品实际上往往是在非常理性的过程中设计出来的。
王其优:

王其优,B+H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项目总监
今天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坐到一起,又难得都是女性设计师。实际上,B+H的亚洲总裁是位女士,中国总裁还是位女士,包括今天没来的70岁高龄的高级董事邱总也是位女性、林总我本人在内的很多设计师都是女士。我认为女人是非常适合做设计这个职业的,我们女人可以在这行做的很开心。但我在学习中却发现建筑入门真的很难,即便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依然觉得自己没有学懂这个专业,什么时候我敢说我是一名设计师,直到我在B+H工作之后移民到多伦多加拿大15年前,有B+H的一个在尼加拉瓜瀑布边上的一个项目印象很深,是一个综合体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剧场等等我有性从外墙详图从办公室做到现场,做到里面室内设计也是一直坐下来从项目建成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了,哪个时候我才敢自诩是一名建筑师,虽然实际上,我早在国内的时候就已经是注册建筑师。B+H的一个在尼加拉瓜瀑布边上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让我迅速成长,我有幸从这个包括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剧场等在内的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外墙一直做到内部,看到全部由自己画出的图纸,感觉特别兴奋。总的来说,女性设计师是分散思维,可以在综合管理、整体分析和宏观把握等方面做得非常好,一个女性设计师能把家管好就能把这些设计管好。
蒋亚利:
我认为男、女性建筑师就像易经中的阴阳两极,女性男性在职业上是互补的,女性建筑师的出现为建筑美学提供多元化的结构。提到女性,我们更多的想到宽容、和谐、包容蕴育等词汇;而男性对美学则是从技术、科技等方面去体现。因此很多项目中,男性建筑师是有局限性的,需要女性建筑师做平衡:女性建筑师更具包容更多美学的理解,女性善于各个点上平衡更擅于在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孙曦:

孙曦,Gensler全球化设计总监
首先非常感谢MAO和畅言网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数据。我们在全球有45个公司,4000位设计师,其中上海有180位。公司里大概有90%的项目经理人是女性,总裁与领导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其中设计师中女性占了约50%的比例。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项目是刚刚封顶的上海中心的项目,这是对于建筑的理解的典型代表。首先我们认为上海中心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个集技术、艺术、人文、环保等在内的综合东西,这时女性更适合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因为设计是全面综合的,而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次在我们发展最好的时候全球共有6到7个公司,当时是集中在上海一起办公,最多有95名设计师在协同,在这样一个大型的项目中,女性是非常适合在团队中起决定性的领导作用,能够让团队高效又有创意的达成目标值;再次,就像刚才程总的分享,一个项目从开始的选址到最后的落成10年,并不是只是说说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长时间的,非常复杂的工程,包括现在因为不成熟而反复修改的建筑,是需要建筑师有很好的情商沟通与韧性的,女性在这方面比较擅长,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想做成一个真正好的作品。
沙左帼:

沙左帼,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技术部主管
我作为今天到场的唯一的国有公司的代表,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们单位的建筑和结构方面的女性数量已经超过了男性,唐恩玉是我们集团女性的国家级大师,我们的院长刘恩芳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性。像刚才孙总提到的,女性在工作中比较有韧性,有情商有稳定性,比较有情商的优势,通常情况下做一个项目需要5、6年的时间是很正常的,如果没有耐心或韧性,根本坚持不下来。现在很多猎头公司瞄准的对象往往是男士,他们的稳定性较差,跳槽的几率比女士要大得多。在我们公司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忍,生活中的女性需要忍,不管对待孩子还是对待家庭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