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进富力 论设计  > 正文
地下空间开发投融资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 2010-11-01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

城市地下空间项目具有投资额高,投资回收期长,有投资规模效应等特点,单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需要市场化的开发经营机制。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减少政府的投入,让政府从特定的投资者中脱离出来,成为监督者和协调者,更多地引入市场化机制,更多地让私人部门参与。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就是把一些可以取得收益的地下空间项目推向市场,从而改变单一由政府开发地下空间的模式。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他们不仅有强大的市级政府机构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间接调控和管理,具备完善的开发管理体制,而且与私人部门采取多种合营方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地下空间开发资金来源。

城市地下空间市场化经营是解决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投资不足的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领域形成了以政府投资、建设、运营为主的基本体系,政企不分的体制使得地下空间的经营缺乏效率,长期依赖政府补贴来勉强维持运营。把经营性和准经营性的地下空间项目推向市场,则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行业竞争,提升行业活力,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城市地下空间市场化经营也是提高地下空间开发与运营企业经营效率的需要。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领域产业设施陈旧,开发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的现象相当普遍。通过创造条件,在地下空间领域形成竞争性环境,充分发挥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可以促进地下空间开发与运营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政府主导的地下空间市场化投融资体制的构建

政府主导的地下空间市场化投融资体制,是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和综合管理下进行,通过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实现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以达到增加开发与运营效率,优化资金来源结构,提高收益与风险匹配性的目标。这种投融资体制包含许多政府的行为(如激励、保障、监督和引导),在政府规制的前提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兼顾公平与效率,有别于单纯的政府投融资方式和纯粹的市场化投融资方式。

政府主导的地下空间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建立,见图3。

一是以改革现有的法律制度层面、政府管理层面和市场规则层面的有关地下空间的配套政策为出发点,通过发挥政策的激励、保障、监督和引导作用,推进政府对地下空间开发管理的统一协调和监督,实现政府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主导地位。

二是以增加地下空间开发与运营效率为出发点,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动态均衡。通过构建政府投资主体与市场投资主体共生的复合模式,进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实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从而能够较好地实现城市地下空间投融资领域的整体效率,同时能够体现公平福利原则。

三是以优化资本结构为出发点,通过对资金来源渠道的拓宽与组合,推进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实现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的优势互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融资渠道的创新重点既要反映在渠道的拓展创新上,还要体现在渠道体系的结构优化创新上。通过增进结构优化来增加资金供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和金融风险。具体措施包括:经营城市资源(如城市土地资源、存量资产等),扩大财政资金来源;发展市政债券,扩展债务融资渠道;利用股票市场,筹措项目股本资金;发展开发性金融,优化信贷融资渠道;培育机构投资者(如城市地下空间产业投资基金),拓宽集合融资渠道。

四是以提高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性为出发点,通过对融资工具的整合与创新,推进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实现资金高效配置与运作的良性循环。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融资方式的创新过程中,要以效率为原则,因地制宜地推广国际通行方式;以需求为动力,开发新的融资方式。根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类型,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建议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市场化的项目融资方式:一是BOT方式,适用于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具有收费机制的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地下空间项目,如地铁、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垃圾回收站、地下污水处理厂等。二是TOT方式,适用于有资金流入的城市地下空间存量资产项目,如大型公共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地下购物中心、地下物流仓储系统等。三是PFI方式,适用于无收费机制的非经营性地下空间项目,如地下公路、人行通道、防空防灾设施等。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