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80后建筑师的青春岁月  > 正文
穆威:为大众盖房子
发布时间: 2013-08-19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15棵“巨树”撑起世博挪威馆

在挪威,穆威设计了树上的房子、水边的房子、悬崖边的房子等系列自然作品,其中树上的房子已成为挪威当地标志性的旅游景点,然而最让他感觉不寻常的还是上海世博会挪威馆。

世博挪威馆

2008年,挪威政府广泛征集世博会创意,穆威所在的HHA建筑事务所提交了由穆威设计的15棵树组成的设计图,而后幸运中标。

挪威馆由15棵“巨树”撑起来,从5到15米不等,在外观上形成了高低不等的起伏空间,每棵树都是由北欧松木和中国竹子组成;室内,由十五棵树各自构成的空间展示着挪威本地的海洋、森林和食物。

挪威馆是一个标准的绿色建筑,屋顶有大量的太阳能板,提供建筑所需能耗;局部屋顶可以开启,自然采光通风;屋顶设有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可以回收利用上海梅雨季节的大量雨水。更重要的是,挪威馆是一个可拆卸回收重新组装的轻便建筑。

在挪威馆设计之初,穆威和当时的老板海伦就考虑到世博会闭幕之后建筑该如何处理的问题,他们利用了一种新型的轻型建筑材料--胶合木,它由层层木板压制而成,适合用来制作可拆卸的轻型建筑。

回国后,穆威借鉴胶合木的创意,恰逢中国林科院研发出了胶合竹,开始研发自己的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他认为这适用于国内房屋快速建筑快速拆除的局面。

建筑师尚未服务广大农村

Q:你怎么理解建筑这门学科?

穆威:建筑学应该是一个很欢乐的科学,它应该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用合理经济的方式解决居住问题,解决城市发展问题,让大家有更舒服的空间和更漂亮的外观。

Q:如何看待中国的建筑?

穆威:中国的建筑学现在更多以经济价值为衡量标准。比如住宅产品基本是盈利行为,如何把公摊面积算出来,如何把户型改造得可以很大,跟空间舒适度关系不大,它不是建筑美学的问题,它是一个姿态的东西,特别无聊。

Q:想改变这种现状吗?

穆威:这个很难改变,我始终主张,建筑师不应该有太多的集体诉求,而应该是很个人化的,建筑师和音乐家、艺术家一样,他们很难做集体叙事。

我们也正在尝试做一种新的构造体系,用竹材做一种能够快速施工,快速可回收利用的住宅体系,比如胶合竹,比如屋顶小学,它非常适用于中国这种快速城市化进程,可以用于城市住房更理性的加建,或者是中国广大农村没有建筑师服务的这种城乡结合部的住宅设计。

Q:你所主持的先进建筑实验室主要做什么?

穆威:我理解先进至少目前有两个大的方向,一是绝对的先进技术的先进性,还有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理念——公民建筑。后者比如我在做的屋顶小学项目,它技术很糙,但是社会观念是很先进的,就是如何帮大众建造,解决大多数人的建筑学问题。

Q:如何开始屋顶小学这个公益项目的?

穆威:这得益于武汉身边文化传媒的吴晗,他们团队看到了这个新闻,本能地觉得我会做点什么。我发现可以用建筑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想去做。第二个动机其实是我想尝试一下在中国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建筑师的工作方法,是自己来发生一个项目,根据你的眼光,通过你的观察,你的设计,通过媒体来获得一个可行性的东西,而不是受业主委托,等着别人敲门给你一个项目。所以这次我选择与武汉身边文化传媒团队一起来推进这个项目。

屋顶小学:

一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租用居民区的一幢4层小楼作为校舍,将原本用来居住的房间改成孩子们的教室,晾晒东西的阳台成了孩子们的操场,学校没有校园,没有操场,楼顶和街巷就是学生的活动场地,当地居民称它为“屋顶小学”。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师穆威,联合武汉身边传媒及志愿者发起“身边公益”系列爱心小学公益建筑活动之“屋顶小学”加建项目,计划使用轻型材料在建筑上加建两层。

设计者穆威称,此屋顶加建有三个巨大的挑战:首先面临着最轻型结构,计划用轻型材料胶合竹完成加建;其次,屋顶露台荷载要极大以便举行升旗仪式;第三,施工操作面狭小,需要反应到独特的构造设计上,便于施工。

据悉,目前图纸设计和创作方向已大体完成,下一步的任务主要是招标集资。

责任编辑: Nuo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