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
发布时间: 2013-09-11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转载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2.2“生态城市”的目标和建设原则

图1:生态城市目标和原则图示

2.2.1以"保护"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目标和规划原则

目标: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规划原则:优先考虑自然生态条件,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准;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2.2.2以"宜人"为核心的社会生态目标和规划原则

目标: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规划原则:以人为本,公众参与,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推崇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和自觉的生态意识,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模式;建立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和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

2.2.3以"高效"为核心的经济生态目标和规划原则

目标: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规划原则:采用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区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增强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和推广生态环保的先进适用技术。

2.2.4以"和谐"为核心的复合生态目标和规划原则

目标: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规划原则:将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体效益达到最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生态规划理念与方法

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身面积不大,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应当认识到,它的示范意义非常重要。

首先,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它是在国际和国内社会越来越关注"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由中新两国政府主导、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生态城之一,同时也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这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中,具有"先行先试"的作用。规划提出生态城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生态环保技术的策源地、总部基地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它的顺利建成,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城运作与管理模式的推广具有极为重要的示范意义。

其次,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规划也具有示范意义。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生态型规划理念已不仅是规划学科中的一个流派,而是整个规划理念与方法转型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先行先试"的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对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规划实践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规划重点强调了以下生态规划理念和方法:

3.1"选址"体现自然生态原则和经济生态原则

中新天津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选址范围内以非耕地为主,体现了保护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自然生态原则;同时,生态城也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了经济生态的原则:

1.生态城选址靠近中心城市,能够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使其融入国际、示范全国、带动区域;

2.选址位于水资源缺乏地区,在规划中将重点研究和推广节约、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先进适用技术,体现了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标。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