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
发布时间: 2013-09-11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转载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3.6"绿色交通"体现社会生态原则和经济生态原则

绿色交通理念的核心是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规划创建了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实现绿色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的紧密结合;提高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创建低能耗、低污染、低占地,高效率、高服务品质、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典范。

规划认为,减少机动化出行需求是实现生态城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而尽可能地实现职住平衡是减少出行需求的首要途径,规划在指标体系中要求"就业住房平衡指数≥50%";在空间布局上,规划要求步行300米内可到达基层社区中心,步行500米内可到达居住社区中心,80%的各类出行可在3公里范围内完成。

以"职住平衡"和"生活服务便利"为前提,规划要求内部出行中非机动方式不低于70%,公交方式不低于25%,小汽车方式占总出行量10%以下。

为了实现"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环保理念,规划将非机动车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并将非机动车出行时的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作为本次规划重点考虑的内容,为此建立了一套非机动车专用路系统,包括休闲健身道路(滨河或环湖设置,满足城市居民散步、跑步或骑自行车等休闲健身活动)和通勤道路(城市居民日常非机动方式出行的道路)(图5)。

图5: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图

3.7"生态社区"体现社会生态原则和经济生态原则

规划借鉴了新加坡新城建设中的社区规划理念,并与生态型规划和我国社区管理要求相结合,确定了符合示范要求的生态社区模式。

规划建立了基层社区(即"细胞")-居住社区(即"邻里")-综合片区3级居住社区体系(图6)。其中:基层社区由约400米×400米的街廓组成,基层社区中心服务半径200~300米,服务人口约8000人;居住社区由4个基层社区、约800米×800米的街廓组成,居住社区中心服务半径约500米,服务人口约30000人;综合片区由4-5个居住社区组成,结合场地灵活布置。

 

图6:生态社区模式图

 

这种分形结构符合当前最科学的"生成整体论"的哲学思想。即每一个构成系统整体的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特性,局部是整体的表现。

生态社区模式的另外一个理念就是上面所述的绿色交通理念,包括机非分离、P&R模式、TOD模式、机动车车速渐变体系等概念,正是绿色交通理念的植入,使其从新加坡的新城社区模式演化为生态城的生态社区模式。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