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竹之建筑  > 正文
张永和:竹子,不是宿愿是偶然
发布时间: 2012-05-21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张永和(图片来源:互联网)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非常建筑设计研究所主持建筑事。

张永和1956年4月18日出生于北京。1981年赴美留学。先后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和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1989年成为美国注册建筑事。自1992年起,开始在国内的实践。

他曾在一系列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如1987年荣获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1988年荣获美国福麦卡公司主办的“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第一名;1992年,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史戴得曼建筑旅行研究金大奖。

(图片来源:互联网)

1997年张永和出版《非常建筑》作品专集,2000年出版《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专集1、2》。曾先后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密执安大学、伯克利加大和莱斯大学任教,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代表作品:土宅   

竹子:不是宿愿是偶然

媒体:您此次的参展作品《竹跳》仍选用竹子为主材,这与2000年威尼斯双年展上的《竹化城市》有什么联系吗?还是您本人对竹子有特别的偏好?

张永和:这完全是误解。

今年参展的前期过程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直到必须决定什么材料发往威尼斯的前两个小时,基地的具体情况都还不明确,那时候也根本没有深入到作品的设计。所以我们只能和策展人蔡国强商量,看有什么可用的材料。刚好蔡国强的老家泉州有竹子,8~11米长,所以就决定用它了,大约装了600~700根发往意大利。

所以是在没什么选择的情况下选了竹子,而具体做什么、怎么做,更是在可用量限定不变的前提下去考虑的,这跟我们通常的设计过程整个反了。

至于2000年的《竹化城市》是对城市理想形态的带有虚拟性的一种设想,以活的竹子群体延伸为主体;而《竹跳》是一个临时的有一定具体功能的构体,由竹子弯曲、拼接、交织而成;两个作品在表达意图和构造手法上都完全不同。

(图片来源:互联网)

媒体:《竹跳》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是怎样的?又何以得名?

张永和:材料确定之后,我们就开始考虑竹子使用的可能性。很幸运,最后中国馆确定在处女园,我之前到过那里,对场地的情况有一定感性了解。但又出现了一个不利的条件:基地地标1米以下有一座古遗址,大多数点都不能下挖,个别点能下挖60厘米,有些只有30厘米。很运气,因为竹结构比较轻,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我们搭建构体的想法才得以实施。

可是我们此前从未做过竹子构体,于是请泉州的竹子加工厂寄来各式各样竹结构和竹器的照片,其中一个弯竹子的工艺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弯竹子在竹器制作中很多见,在建筑中却使用得很少。之后我们考虑更多弯和扎接的方法,并请竹工试着做了一个8米高的弯拱,这个想法成为这一作品的最原始单元———所以又是现有的工艺决定了构体的造型。

因为这一构体要容纳王其亨风水理论的展示屏幕和作品“不明飞行物UFO”,并提供一些观众席空间,而且我们也希望它不是孤立的,能跟周围的树、跟园子有关系,所以整个构体在总平面上形成了一个S型,空间上则像多个打开的篮子的拼接与组合。因为这一多转折、复杂的结构很难画出来,所以整个作品没有一张图纸,我们只能制作精确的模型,并把每根竹子编号,来指导施工。

作品的实施从5月初开始,来自泉州的5名工人、1名工头和我们事务所的一个建筑师带着模型一起去了现场,同时带去的还有4种不同的绑扎材料:竹篾、塑料篾、铁丝和麻绳。他们也是一边做一边调整,后来又有个想法要把运去的所有材料都用上,所以作品会跟原来的设想有些差别,加入了让竹工自我发挥的成分。

而“竹跳”的名字是为了呼应中国馆的主题“处女花园:浮现(VirginGarden:Emersion)”。“Emersion”有出现、起始的意思,表现一种动,所以我们作品的英文名是“BambooShoots”,直译是“竹笋”,代表着新生事物,“shoot”又有“射击”的意思,也是一种动态;而中文的“跳”字同样是活力、跃动的意思。

媒体:如果不是条件所限,你又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预设?

张永和:如果时间和各方面都允许,又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我应该不会选竹子,而是选塑料。因为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建筑学,很多以前使用受限的材料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塑料的房子可以非常非常轻,而且在无公害、可回收等生态方面占有优势。我们事务所的洗手间就是塑料的,完全不用地基,而且保温和隔热的问题都可以解决。轻、薄、软的房子也是我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后的研究方向。

(图片来源:互联网)

而展览恰恰是可以进一步作些尝试的好机会,空间装置并不是描述记录另一个现实———建筑或城市,它是分析的手段,既是研究的工具,更是现场经验。

“中国”话题:可不予理会

媒体:“竹子”被认为是很容易识别的“中国”材料,而中国建筑师在国际场合使用这一材料无疑会与“打中国牌”联系在一起,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永和:在全球化背景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不断有新材料出现,而对老材料使用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中国正处在文化大转型的阶段,可能有些讨论很容易夸张,把竹子赋予这么多中国性的恰恰是中国人自己。

在建筑界,竹子研究得最好、用竹子盖房子盖得最好的是拉美建筑师,根本不是中国人。如果很多中国建筑师都在研究竹子、做竹子,对竹子的使用苛刻一点也可以理解,但如果谁都不做,却说不该做,这就有点奇怪。人家把工作做了,我们却把问题消解了,说不该做,我特别不同意。中国人对竹子少有研究,对我来说也是挑战。尽管以我自己的趣味,对很复杂的形式或形态从来不特别感冒,但如果条件限定我做不了形式上更舒服的东西,我会尽量发掘其他有意义的方面,像这次就是对竹子加工工艺的研究吸引了我。

至于所谓的“中国牌”,其实我也不知道中国建筑师应该打什么牌。中国建筑业的一个讨论方式就是,不能讨论的东西越来越多:有些设计太中国,有些又太外国;有些太过时,有些又太时髦……我都不知道还剩什么了。我做东西就是什么都不管,努力做好就是。我也反对作道德判断,说一个项目太商业,又或者太实验、与商业不接轨……我劝年轻的建筑师不要听这些,把握眼前的机会,无论是竹子、塑料,还是混凝土,只要想着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点就很好了。

建筑的文化识别性是很严肃的话题,绝对不是跟传统挂钩就有,也绝对不是抛弃传统才行。目前中国对传统的研究是分离的,研究传统的跟当代不挂钩,做当代工作的人又对传统知之甚少,两者都不太健康。它就是那么难的一个事儿,谈论并不会带来结果,做些实际的工作会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