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设计阶段
在项目设计阶段,BIM让建筑设计从二维走向了三维,这是建筑设计方法的一次重大转型。BIM使建筑师们不再受限于如何用传统的二维图纸来表达一个空间的三维复杂形态,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三维复杂形态的可实施性。
国家电网馆方案初期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方案比选、奇形怪状的方案构思、无数的草图手绘。前期的构思多是天马行空,设计师大量使用数字化参数设计软件来推敲和调整那些稍纵即逝想法,并且通过建立BIM模型,来研讨这些形体的可行性。

通过建立BIM模型,来研讨建筑形体的可行性
经过反复筛选,设计方案逐步明确。设计团队在BIM模型的帮助下,高效综合了造价、施工周期、企业形象等各方面的因素,最终采用了两个方盒子的体块咬合的方式来体现国家电网对“电立方”的定位。体量是简单了,但立面设计丝毫没有简化,越是简单的形体越需要建筑立面的精致。设计师结合电网由高压到低压的变化在立面中考虑了大小分割的渐变,并通过BIM模型进行立面造型推敲,从而直观表达了立面分割大小变化的尺度和规律。

通过BIM模型进行立面造型推敲
BIM的出现使设计修改更容易。只要对项目做出更改,由此产生的所有结果都会在整个项目中自动协调,各个视图中的平、立、剖面图自动修改。建筑信息模型提供的自动协调更改功能可以消除协调错误,提高工作整体质量,使得设计团队创建关键项目交付文件(例如可视化文档和管理机构审批文档)更加省时省力,不会出现平、立、剖面不一致的错误。

设计效果图
BIM使建筑、结构、给排水、空调、电气等各个专业基于同一个模型进行工作,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三维集成协同设计成为可能。在二维图纸时代,各个设备专业的管道综合是一个繁琐费时的工作,做的不好甚至经常引起施工中的反复变更。而BIM将整个设计整合到一个共享的建筑信息模型中,结构与设备、设备与设备间的冲突会直观地显现出来,工程师们可在三维模型中随意查看,且能准确查看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设计,从而极大地避免了施工中的浪费。
BIM的三维模型也把设计中经常碰到的错漏碰缺问题控制在最少的范围。由于是世博项目,所以各方关注度都很高,经常会在设计过程中甚至施工过程中接到新的指令,调整在所难免, BIM的模型将传统的二维图纸放到了三维模型里,使这些调整带来的变化能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设计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