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车站机场建筑巡礼  > 正文
日本水俣车站
发布时间: 2011-02-17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获得1964年日本建筑学会奖优秀作品的是东海道新干线旅客车站(原日本国有铁道设计集团)。沿线各车站采用的标准设计手法当时受到了好评。

九州新干线列车的新水俣车站月台,停靠着的是九州新干线列车“燕子(TSUBAME)”号。由超长金属板构成的车站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当地的热门话题。宽2m的镀铝锌铜板按照一定的间隔和角度排列。九州新干线从熊本县新八代车站到鹿儿岛县鹿儿岛中央车站,全长127.6km,设有5个车站。

40年后的今天,2004年3月13日正式运营的九州新干线上的5个车站虽说同为新干线车站,不过外形却千差万别。建设九州新干线的日本铁道建设·运输设施整备支援机构铁道建设本部建筑科科长山田一信说,“不但听取了当地的建议,还在各车站的设计中注意了各地的特点”。正如他所言,作为各地区的窗口,每个车站都体现出了不同的风貌。其中成为人们话题的是位于熊本县水俣市的“新水俣车站”。建筑师渡边诚主要参与了车站的设计。由长金属板围成的独特外形在当地报纸等媒体上被比喻成“如同八代海闪烁的涟漪”。

“从列车车窗望去,波光闪闪的八代海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在形成这种具体的主题以前,我就打算充分利用车站这类建筑所具有的特点”,渡边说道。车站的特点是,从站外到检票口,然后再到月台,这是一种具有“不封闭”特性的建筑。

为了利用这种特性,就要形成一个能够吸收光和风等自然现象的开放性空间。这种理念与环保城市的水俣市城市规划也相符合。

具体的实现方法就是,如同把月台包起来一样,按一定的间隔将宽2m的镀铝锌钢板排列起来。它所表示的是由北向南的金属板在此处交接的样子。

透过金属板的间隔可以看到天空和山峦。光线从各个方向都可照射进来,感觉比普通车站明亮一些。

虽说要吸收自然界中的风和光,但还是要防雨的。天花板的上部,在金属板的间隙嵌入了聚碳酸酯板。相当于墙壁的侧面的间隙是开放的,但金属板依照不会让雨水潲进来的角度安装。

金属板的安装角度各异。“为了在不同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下都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对安装角度进行了各种调整”(渡边)。为了兼顾内部的功能和外部的多样性,渡边反复地模拟了金属板的安装角度。

另外,渡边还以自愿者的身分参与了车站广场等周边环境的设计调整,以免因某一点没有注意到而破坏了车站的整体魅力。如今在新水俣车站,会看到很多人将汽车停在车站前,稀奇地观看金属板的外观。和标准化没有关系的车站设计明显地引起了市民的兴趣。

从车站西侧看到的全景。对接使用了长10m的金属板。越往车站的东北方向(照片左手),房顶越窄。时刻都在变化的外形还考虑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呼应。月台长度为210m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