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用混凝土为城市写诗作画

 

混凝土缝之宅小模板深灰色清水混凝土外墙和周边青砖的老房子非常贴合,这为民国建筑区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作了新的有益的探讨。

谢强:清水混凝土建筑实践

 

清水混凝土建筑是最自然的建筑,就如同没有涂粉的面部,很多建筑师可能正因为清水混凝土建筑物的清纯自然而对它情有独钟。

严涛:走下神坛的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建筑的出现,实际上根源在于很多大师希望通过弱化建筑的装饰来表达深层次的空间概念,以及纯粹的建筑造型的问题。

郭增广:由粗陋到精美

 

清水混凝土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由粗陋到精美的必然历程。当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工业、桥涵、部分民用建筑中大多采用混凝土饰面。

蔡春: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前瞻

 

为适应清水混凝土施工模板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混凝土自身施工技术的标准化对清水混凝土的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

朱伯芳:混凝土坝是土木建筑中抗震能力最强的

 

混凝土坝耐强烈地震而不垮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平常以水平荷载为主:二是安全系数比较大。所以,混凝土坝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混凝土缝之宅

韩美林艺术馆

联想研发中心
南京艺术博物馆 拓扑景框——柿子林会馆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安藤忠雄:用混凝土优雅地寻梦 勒·柯布西耶:从萨伏依到朗香
路易斯·康与坎姆贝尔博物馆 贝聿铭: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追求可塑”的混凝土 奥古斯特·佩雷:将混凝土技术带入现代建筑

建筑装饰中的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建筑,以自身裸露的健康体魄为基调,以简约的装饰作点缀,以单一的材料与色彩、简洁的空间形式构造出诗意般的内外空间,使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粗犷而厚实的墙体,银灰色的清水混凝土饰面,给人们以安全感和稳定感。

清水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国外清水混凝土发展历程清水混凝土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 建筑师们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转移到材料本身所拥有的质感上,开始用混凝土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

探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

为了提高清水饰面混凝土的耐久性,应主要从抗渗性、抗化学侵蚀性等方面采取措施。适量的掺加磨细掺合料,混凝土的导电量明显降低,抗氯离子的渗透性明显提高,可以抵抗温度、湿度中性化作用、盐害、冻害等混凝土耐久性的侵蚀。

清水混凝土技术在高层住宅楼中的应用

在住宅设计中将清水混凝土定义为:构件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后不出现普通混凝土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表面平整密实、色泽均匀一致,施工缝接槎平顺,痕迹不明显, 在不需要进行抹灰施工的情况下,可达到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

建筑设计中现浇混凝土开裂的管控

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在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设计的思路可通过概念设计来实现,发挥和利用结构总体体系与各基本构件之间的关系,能迅速、有效地对总体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和选择。 任务就是用整体概念来设计总体结构体系。
Copyright(c) 2009-2011 RuiFengHuaXia(Beij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畅言网 版权所有 2009-2011 瑞丰华夏(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