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的混凝土格和勒•柯布西耶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期勒•柯布西耶的 设计风格斯 强调混凝土糙素材感,但路易斯•康却趋向于在混凝土严格以及端坐的美感.重新解释古典为目标的路易斯•康,在设计完耶鲁大学艺术画廊之后,仍继续着混凝土的使用。路易斯•康用几何学性秩序去理解来自古典的震撼,并且把几何学性秩序彻底化为他身体的一部分,他不断尝试着将他对古典的理解融入到建筑当中。路易斯•康对混凝土的要求是:贯穿整体的秩序感和通过完整墙面表现出来的美感。 金贝尔美术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的郊区,于1972年建成。康在此展现了其个人对于建筑材料的偏好:将混凝土柱和薄壳形拱顶结构裸露在外,而非承重墙则采用罗马灰华石及玻璃板,以满足不同空间和位置的采光要求。灰华石及玻璃板同混凝土之间没有过强的对比,所形成的空间质感近同,肌理混合为一。

路易斯康的坎姆贝尔博物馆
坎姆贝尔(Kimbell)博物馆坐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沃思堡(Fort Worth),1966年-1969年设计,1972年建成,是路易斯·康设计并亲眼看到建成的最后一个建筑作品。尽管在坎姆贝尔之后康又设计了耶鲁的不列颠艺术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in New Haven)等其它作品,但这些设计最后都是由他人最终完成的,所以坎姆贝尔成为能够完整反映康的设计思想和手法的重要作品之一。
Kahn and his Sketches for the Kimbell Art Museum
在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中,康是最能够执着于建筑的原创和自然,并善于凭直觉对不同建筑进行完整的观察和思考。他曾说到:我们不能通过他人的反应去清晰的思考事物;我们需要学会自己观察,以发展自我表现的方式。“观察愈细才会领悟愈多”(The more one looks the more one will come to see)。康非常热衷于初始阶段的设计灵感,并将之坚持不懈地贯彻始终。在1967年3月的草图中可以看到康在这个设计中对光和建筑元素的思考。最后方案于1968年秋确定,建筑由18个拱形单元组成,呈C字型布局,朝向西侧的公园——这是康的第三轮方案。

路易斯康的坎姆贝尔博物馆
拱形元素 Elongated Vault
把一些不连续却特征明显的元素排列起来组合成建筑,是康的建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坎姆贝尔的特征元素是长条型的圆拱:初始每个拱的平面尺寸是150x25 英尺,后来由于造价的限制,将整个建筑体型进行压缩,拱的尺寸调整为100x22英尺(30.48x6.7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每个拱单元由四个2英尺(0.61m)见方的柱子支撑,这样一来平面的展览空间内没有柱子出现,为室内布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两拱之间是混凝土平板,平板下面是布置通风管道和轨道灯的位置。因为拱的清水混凝土要直接成为立面的组成部分,康对拱的施工质量非常在意,特意安排专门设计拱壳结构的工程师负责此事。

路易斯康的坎姆贝尔博物馆
材料 Material
康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非常谨慎,可以说到了十分挑剔的程度。他会在现场亲自选择满意的材料样板,并在上面签字作为施工的标准。在坎姆贝尔的建筑材料中,康重点运用了灰白色的现浇混凝土、灰米色的天然钙华石(Travertine)和像木。这些材料是康的常用手法,他认为这些材料在质感上有其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会有不同的微妙变化。在他的另一个作品——1965年在加州落成的萨克研究中心(The Salk Institute at La Jolla in California)中,康曾运用了几乎同样的材料选择,其中两个项目中的钙华石都来自意大利同一个采石厂。
坎姆贝尔的拱顶覆盖的是铅板,康认为铅板具有和混凝土、钙华石相通的材料特征。随着时间的延伸铅板会逐渐变成自然的质感,在阳光的作用下有雪的反光效果。这些材料和谐的组织在一起,反映出康对材料自然本质的热衷和追求。

路易斯康的坎姆贝尔博物馆
光 Light
康认为建筑就是对光的组织(Structure is the maker of light),没有自然光的作用建筑就失去了生命。1967年11月,也就是坎姆贝尔的设计刚开始一年的时候,康在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一次演讲中说到:“我正在德克萨斯设计一座博物馆,在那里我感到自然光的作用下混凝土拱的室内光线会有银的质感……这种光感会均匀地洒在室内而不是直接落在展品上,同时让人舒适地体会到自然光线随着时间的变化。”
在坎姆贝尔,康除了在两端混凝土拱板和钙华石墙体之间留出拱形的光带,还在每个拱顶开了一条光槽,用弧形的反光板将太阳光漫射到室内。在C型内庭朝西的入口处有玻璃墙面的位置,康设计了一组方形几何排列的东青树阵,以避免西侧太阳光对室内的直接影响。

路易斯康的坎姆贝尔博物馆
坎姆贝尔可以让人充分体验到人和自然的融合,建筑和艺术本质的沟通。一个建筑师对社会的影响并不仅仅是通过设计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维方式和对建筑的理解。路易斯.康对人类贡献的不仅是他的设计,更是他对自然本质的不懈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