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正文
安全隐患因何而起?
发布时间: 2009-12-21   来源:网友山顶洞人投稿  转载自:中国航空工业设计院结构工程师 
现在媒体和大众关注的倒楼事件等并不是建筑从业者们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 钢筋的这一小部分的钱却是这栋大楼是否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钢筋基础(图片来源:百度空间)

我是一名结构工程师,谈到社会责任感,我觉得这与个体的道德底线或者做人准则关系并不大,大部分人、大部分设计师,只要有良知,都不会主动去设计有问题的建筑。即使建筑设计师一时异想天开,设计出一个有安全隐患或者实现困难的作品,结构设计师也会经过科学推算和论证,去推倒这一设计,避免悲剧的发生。所以说,现在媒体和大众关注的倒楼事件等并不是建筑从业者们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而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比如说我国现行的制度。

盖房子需要委托开发商,建筑师们只执行前期、方案、初设和施工图四个阶段,工程监理等更是完全脱离干系,建筑师对材料的选用没有任何发言权或者根本无暇顾及,除了部分为了多赚钱而不讲道德的开发商等群体之外,还有诸多环节能造成一个建筑的“坍塌”亦或“毁灭”。

据我所知:很多建筑师为了避免建筑的安全隐患,都会在设计完毕后给予建筑材料上的建议,根据建筑物所处于的地震强度等级、防火、防水等材料,甚至于用几号钢筋等都会给予科学的建议,但这仅仅是建议,因为我之前已经说过:建筑师对材料的选用没有任何发言权,强开发商在低价中标之后,再选择一大批便宜材料,选择一支作风不严谨的施工队伍,再加上建筑初期的规划指标本身就是按照最低的标准进行,这样出来的建筑安全隐患怎么能不大?规划限度低,结构安全投入少,部分的开发商仅外面包装,把景观设计的水平弄上去,房子内部的质量却并不重视。

建筑就像人的肢体一样,所有的部位都应该进行协调才能发挥最好的肢体效应,也只有这样肢体的每个部位之间彼此也会更加珍惜。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人为的因素太多了:

勘正指标是符合标准就够,其他的也是能省则省:我以钢筋为例,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的普通住宅建筑的用钢量:多层砌体住宅的钢筋:30kg/m2;多层框架的钢筋:38~42kg/m2;小高层(11~12层)的钢筋:50~52kg/m2;高层(17~18层)的钢筋:54~60kg/m2;高层(30层)的钢筋:65~75kg/m2;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的钢筋:65~70kg/m2……

一般情况下,一个工程下来,每平米的最高标准也不过200元,10000平米乘以200块是多少钱,试问这10000平米能带来多少收益 ?钢筋的这一小部分的钱却是这栋大楼是否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我自己所在的福建省厦门市来看,房子普遍价格都在万元以上,完全抛开诸多因素之外,单看这钢筋的成本不过如此嘛!在地震带的建造标准更为严格,钢筋的使用要更加严格控制,日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所以我感觉阻碍中国建筑发展的、带来建筑安全隐患的不是建筑设计师们不履行责任,而是根深蒂固的制度造成,有哪家房地产公司是真正为民争取利益的结构,图画得再好,施工不按照图取做,不还是白费!所以我说现行制度导致了建筑的安全隐患是完全有道理的。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