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建筑电梯,扶摇直上步青云  > 正文
范秉勋:中国电梯行业发展之道
发布时间: 2013-01-31   来源:网友so投稿 

上海三菱范秉勋总裁

“十多年前,中国的电梯行业和市场在世界上还几乎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如今全球电梯行业的每个著名品牌都不敢小看中国电梯市场的竞争——因为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梯市场和世界第一大电梯生产国。但这一转变并不意味着电梯企业都能在中国分享市场大餐,全方位的竞争意味着一个重组时代的开始,最大的市场往往会引来最大的竞争。”当一直低调很少在媒体上露面的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电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范秉勋昨天在面对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出这般铿锵有力的话时,我仿佛感受到中国电梯市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竞争紧迫感。

“红”了市场“绿”了价格

“上上下下的享受”,这是一句有关电梯的经典广告语,然而中国电梯行业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所体现出来的不是“享受”,而是“上上下下的竞争”。中国的电梯市场“上”了,去年全国电梯销售达11万部,约占全世界电梯销量的三分之一。而在2002年,中国电梯市场年销量仅6.5万部,2003年这一数字就跳到了8.3万部,这意味着近3年来中国电梯市场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而如此高速足以让行业内全球“巨头”心跳急剧加速。谁掌握了中国市场,谁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中国市场如磁石一般吸引着世界著名品牌,也就是在这几年,全球电梯业的知名品牌都已在中国完成布局。奥的斯通过快速收购,完成在重要区域的布点工作,几大生产基地早已备足粮草。迅达、日立、东芝也快马加鞭,通过增加投资、提升合资比例、扩充生产基地等方式,摆出一副决战中国的阵势。

为了分享世界第一大的市场“蛋糕”,在中国已集聚了280多家电梯生产企业,而在接下来的拼争中肯定会有很大一部分被洗牌出局,因为电梯市场价格“下”了。范秉勋透露,近6年来,我国电梯市场价格下降了50%左右。也就是说,在钢材等原材料大涨、人力成本上升的不利因素下,电梯价格还只是6年前的一半,这意味着只有规模生产的品牌企业,今后才能扛得住这种“上上下下的竞争”。

体现国家机械制造水平

在许多人看来,中国电梯行业和轿车行业两者有点相似,都是国外品牌大举投资中国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唯一有些差别的是,中国生产的电梯已在国际市场上有举足轻重地位,而且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明显比轿车行业快。范秉勋说,一部电梯本身是几千个零件的合成,而且内含许多芯片,许多零件必须由电脑控制,全身“神经”丰富而敏感。从某种程度上说,电梯比轿车更难造,也更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使进口产品在中国越来越难有立足之地,还改变了出口海外的“中国制造”清一色轻工产品的形象。1996年,我国进口电梯6000多部、出口电梯仅几百部。如今进出口情况倒了过来,去年国内电梯出口达7000多部、进口仅2000多部。

中国电梯更“争气”的一点,在于同样是用“市场换技术”的情况下,在国产轿车还在苍白无力地呼喊自主知识产权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梯已经相当成规模。特别是连续12年主要经济指标列业内第一的上海三菱,去年自主创新产品占总销售量的50%,在与外方合资过程中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进步。范秉勋认为,之所以会走出不同的路,关键在于上海三菱是属于中方控股的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开发上有主导优势,而由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则往往被人牵着鼻子走。

1986年,上海三菱成立之初决定走中方控股的道路,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既有利于利用中国本土优势帮助三菱品牌打开市场,也有利于上海三菱的自身发展。18年间,上海三菱动态引进了21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梯产品技术,自身也申请了55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有43件。这充分说明,尽管我国制造领域还有很多方面必需依赖引进国外技术,但只要在引进消化过程中加强自身技术研发,还是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正因为合资双方都从上海三菱模式中尝到甜头,在首轮20年合作期将满之际,双方均表示会继续加强合作,在中方控股前提下继续加大产品开发和市场服务。

金牌质量源于职工敬业

以每秒9米的速度,在45秒钟内到达中国内地高度第一的摩天大楼——上海金茂大厦顶层。平稳、安静、快速的三菱电梯,让人们体会到了上上下下的享受,但在范秉勋看来,国产电梯在技术创新方面还要上得更快,而在质量方面则一点都不能下。目前,世界上最快的电梯运行速度达到每秒12米,国产电梯与之还有不小差距。国产电梯在技术创新上与全球一流还差一口气,但在反映职工素质和企业精神的产品质量方面则完全可跟上脚步。不少到过上海三菱的记者都曾会有如此感受:这家党员逾20%的外资企业不像外资企业,更像经营良好的国有企业。深触企业管理核心,发现这家企业夺得全国质量管理金奖的奥秘在于——员工对企业爱得深沉。

这块“中国制造”的质量金牌,来自于学习和挑战自我。范秉勋初任公司总裁时,第一堂课就是参观日本三菱的工厂。当时大家看了之后觉得不可思议,日本工厂管理规矩多,没有人情味。上海三菱的一名检验科长在参观生产现场时,随手将一个零件放在机台上,日本工人重新将零件放到丝布上并告诉他,每一个零件都是用精密的电脑加工出来的,来不得半点磨损。这件事给所有上海三菱人以震惊,从此质量管理成为三菱人自觉自愿的必修课,每天的质量课都在不断学习和挑战自我。如今,在上海三菱有一支特殊的质量“智囊团”,由上千台电脑和世界先进的管理软件组成。每一个职工也是质量管理的监督哨,不生产、不传送有质量缺陷的任何一个零件。

很多人认为,合资企业员工看重个人利益,而上海三菱员工更注重整体利益。1992年,员工周仁伟为上海三菱设计了“上上下下的享受”这条广告语,至今没拿过一分钱奖励,因为他觉得为企业作出这一贡献十分值得。大家会自发为编写《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企业文化手册》出点子,400多人参与“上海三菱人格言”和“上海三菱人之歌”的征集,在最近的三次大讨论中确立了“营销是最前线、自己最危险、人才最根本”的观念。为了逐步形成“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创新体系,上海三菱还先后派出员工1500多人次,到美国、日本、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而这些爱岗敬业的公司员工成为企业最强的竞争力。

服务是未来制胜砝码

1987年,上海三菱合资第一年的电梯产量仅861台,去年电梯产量却超过1.7万台。如此大的跨越,范秉勋认为上海三菱的成功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几乎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完成了从小变大的过程。如今,中国电梯市场在未来5至10年虽然仍呈增长趋势,但对于那些小企业来说,在大企业夹缝中“拼争”更加困难。他认为,一部分小型电梯生产企业将成为一些大企业的配套生产厂家,因为在电梯生产利润摊薄的情况下,缺乏品牌、技术、市场营销网络优势的小企业将最先被“大鱼”吃掉。

尽管中国电梯市场未来看好,但在宏观调控影响下,未来几年增幅不会像前几年那么迅速,品牌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更激烈。值得注意的是,电梯是一种“长寿”产品,企业产能不应无限放大。范秉勋说,未来电梯企业不能光靠生产赚利润,也要从服务中“掘金”,安装和维修保养将是一块稳定的利润来源。到现在为止,上海三菱已销售了10万台电梯,其中有4万多台由企业提供保养和维修,这方面的利润已占企业总量的10%。但在中国电梯行业内,还存在光靠生产“一条腿”走路的现象,只有10%的电梯由厂家自己来提供保养。安装和维修保养服务,将是决定未来电梯企业竞争的制胜砝码,服务网最终能撒多大,意味着这家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有多大。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