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纵论建筑美丑  > 正文
彭培根: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才是最美的建筑
发布时间: 2010-12-24   来源:互联网投稿 

彭培根(图片来源:百度)

2000年6月上旬,两院140名院士及114名知名建筑师、规划师及工程师,分别联名上书中央请求撤消法国建筑师安得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方案。彭培根是114位建筑界专家中的积极响应人之一。8月11日新浪网发表了他的署名文章《我们为什么强烈反对国家大剧院方案》。8月17日《南方周末》发表《中外专家舌战国家大剧院》,同期还刊登了彭培根《城市需要民族的灵魂》和安德鲁声称“我不会让它被修改”的访谈,争论日趋白热化。在这场争论中,彭先生的学识和他热爱祖国维护中华文化并敢于直言的正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读者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认识彭培根。如今,google网上搜索“彭培根”三个字,结果竟有七千多条。而被转载率最高的恐怕要算经典语录集中摘录自彭先生批判法国安氏设计国家大剧院设计的一句话“六七千人在一个玻璃潜水艇里,坐在一个107.6万元—相当于一部交过税的奔驰车——的座位上(总造价除以座位数),来看那该死的歌剧!”

批判垃圾建筑折射学者本色

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奥运会主体育馆,这些由外国建筑师设计的极端怪异的建筑物,都是彭培根和很多知名建筑大师和学者坚决反对的。彭先生为什么如此反对这类的建筑?他说:自从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权被安得鲁不明不白地“拿走”之后,中国建筑市场的一阵狂风,大家一窝蜂地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视觉刺激,以为另类、新颖就是美了。周总理不愧为一位大政治家,他曾说中国的建筑要经济、实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追求美观(后来变成了中央对城市建设的文件的基本原则)。大家要知道:20多年来,西方国家已经崇尚:朴实大方、亲切和(即回到重视基本功能)的建筑,其实这就是中国艺术哲学里的大音希声和大美无形的理念,请大家不要忘记现代建筑(包括后现代)的金科玉律是Function(即:型随功能而生)。时装表演的服装不能穿来上班啊!;我们这些建筑师和学者对那些建筑设计进行反对,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外国建筑师的设计。更不是文化之争,而实际是科学和不科学的设计之争;是建筑需要讲求功能合理、经济节约(已非一般意义的节约)还是脱离中国实际、更无视于UIA(国际建协)过去二十多年来,五次大会宣言的大声疾呼(注:呼吁发展中的国家,要尽力保持他们的区域性文化特色。我们反对这些设计,是因为其中有许多设计使用上的不合理,违背建筑的基本规律,甚至有悖于基本的科学常识。这是建筑学上最佳的反面教材!选设计不能单纯追求视觉刺激,語不惊人死不休,以为另类、新穎就是美。这些所谓的新建筑不管从材料上,还是从设计理念上来说,都没有什么创新可言,而且有安全上的隐患,它们严重地违背了中央对基本建设要求的原则、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和文化传统并且影响了中国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和传统的人文景观。这些建筑师在他们自己的国家,要设计这类时装表演的建筑,是绝对“没门”的;因为这种设计同不过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和比较经济方法下的预算审计。所以,有位得到了几十个亿造价(后来再追加近一倍)大楼设计权的欧洲建筑师,在喝的半醉的情况下,得意忘形地说到:“在中国拿一栋这种天才设计的大楼,要比栽棵葱还容易。在欧美国家是Impossible!的”(注:当然这种设计绝不可能通可持续性和能源审查)

彭培根还说:“中国有很多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体育建筑大师马国馨就是其中一位,还有王小东、关肇邺、程泰宁、陈世民、崔彤和崔恺等等。只是我们给中国人自己的机会太少了。中国人培养了自己的卫星和飞弹的科学家,使得中国在国际上可以昂首自豪地和任何国家平起平坐。为什么在建筑设计上就要迷信个别的外国建筑师?”

图片来源:百度

积极建言献策,拳拳报国之心

彭培根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政协委员,但他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恐怕比大多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多,而且他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绝大多数都被中央、部委或地方政府所采纳或重视,同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1998年国务院6个部委联合颁布了汽车十年强制报废的规定,彭教授知道此事后,向《新华社》的内参投稿,了一篇,反对强制报废的规定。理由是,这个规定违反科学规律,违反国际可持续发展原则,没有考虑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也严重侵犯消费者的财产权益。后来,他的意见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汽车十年强制报废的规定果然被废止或调整。1999年彭培根的一篇《从环境心理学来改革和发展出租车的形象》刊载在全国很多的媒体上,99-03年,重庆、西安、武汉等十多个城市,都借鉴了彭教授的建议,出租车基本都改成了绿色、蓝色或冷黄为主的冷色系统。2002年8月26日就北京出租车的颜色问题,彭教授写信给北京市政府有关副市长,他指出北京的出租车绝大部分是红色,有很多的缺点:夏天容易使环境显得火辣烦躁。他建议北京可以借鉴昆明、贵阳、大连的经验。上海的出租车用冷色系统再加较多的金属粉。这样看起来既淡雅、而且都很漂亮。这个建议见报后,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落实,北京市政府的为此还举办北京市出租车形象设计竞赛,彭教授还被推选为评委会副主任。

除此而外,他建议奥运主会场应选在永定门以南,借此来平衡一下北京市南北发展的不平衡;他向有关方面写信,从加速沿北京五环路的发展的经济效益的角度,建议北京五环路免费等等。曾经有一名大学教师这样写道:“中国现今社会需要像彭先生这样的勇于直面人生的真正爱国和敬业的读书人。”

彭培根坦言,以言报国和科技报国是知识分子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他回到祖国就是要为同胞服务和报效祖国的初衷,让他不得不经常从国家和百姓利益的角度来提建议。原建设部设计院院长刘洵蕃这样评价他:“他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仗义耿直的作风和性格……从他的发言中我感到一种刚直不阿的正气。

图片来源:百度

彭先生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什么样的建筑最完美?彭先生谦虚地笑了,他说,我满意的作品应该是我的家,因为他没有被业主(他太太)或领导改过。至于什么样的建筑最完美,他拿出一张贵州农民自己建筑的房子的照片,那是一个小小丘陵地的山头,下面是几十圈的梯田,山头是一片被树木围起来的平地,上面是一个泥墙灰瓦的四合院。他说,这家人是大自然的宠儿,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世外桃源的生态建筑。他说:“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才是最美的建筑。”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