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众建筑:理想——让坚持变得幸福
发布时间: 2013-09-02   来源:网友喵小姐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众建筑作品:“千渡馆”

在理想的试验田上 幸福的“坚持”

畅言网:建筑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也在不断科技化,您如何看待比较前沿的设计方法,比如参数化设计、BIM等,我们工作室在这方面有侧重吗?

众建筑:我们也会用BIM,几个项目都在用REVIT软件设计。使用这类软件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更容易修改设计,降低整个设计出错的可能性。用参数化来做新奇的建筑,这不是我们的方向,我们更愿意把自己的眼光集中于合适的技术与工具,而非沉迷于纯粹技术的未来。我们经常探讨一些关于未来的话题,比如“什么才是未来的建筑或者建筑的未来”,“什么是社会的未来和未来的社会”,“什么是人的未来和未来的人”,在我们看来,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拥有更好的技术而变得更好,技术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很多时候只是工具。

畅言网:作为比较年轻的、新生代的建筑师,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筑师这个角色还可以做哪些事情?

众建筑:在我们看来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并没有给人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它仅为部分人带来了利益。因此我们愿意更为客观和积极的看待城市化。比如我们太原的一个项目,项目的地理位置和整个太原城市发展方向是相反的,项目区域的基础设施也非常不健全。社区里的居民享受不到城市的配套设施。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就非常强调功能的整合与混合,配套功能一定要健全,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更快捷。而对于相对应的建筑形象,我们设计了一个“超速城市化”的方案:把一个正常楼体拆分为六个小塔楼,并前后、上下错开,使整个区域看起来密度更高、空间更丰富,快速营造出一个小的“都市环境”。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城市生活,相对于农村较休闲自在的生活,城市生活有其快捷,高效等优点。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因为城市发展的诸多缺点就抹杀了城市的所有优点,关键在于人在城市生活时是否能享受到城市的好处 。

畅言网:面对超规模、快速的建设环境,西方建筑师的涌入和甲方市场的苛求,年轻的建筑合伙人面对的是更多的挑战,我们如何保持一个清醒、清晰的目标,如何规划自身的发展?希望尝试做什么样的建筑?

众建筑:现在的整体环境对我们来说生存压力非常大,但目前而言,我们对设计的要求依然大于对生存的要求。而且一些事情做下来之后,这个“坚持”会变成“更加坚持”,我们觉得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对的。我们的设计、大家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对自己的看法都让我们更加的坚持。所以没有矛盾,没有犹豫,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努力做得更好。

对于公司未来的设想,希望我们做的项目类型会更多、规模更大,影响的人更多。希望我们的设计更加细致,更有深度,而不是大而全、图有其表的设计。我们想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基本点还是始终如一:探讨和“人”有关系的问题。项目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解决问题会更得心应手,关键是我们愿意花时间去找问题,愿意花时间去解决问题,还愿意花时间去坚持我们观点,其实有这么多可以坚持的东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