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野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北京建工学院针对每个设计软件都会安排专门的课程,包括Revit、sketch up、photoshop、3dsMax等等,但在课堂上学生们都没有专门的工程实践,只是通过软件做几个作业就可以了,这些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同学用什么软件他们就用什么软件,或者是老师规定每次设计实践必须要他们使用某个软件。当前,学生应用比较多的还是CAD软件,因为画工程图应用最多的是CAD,当然也包括天正软件。用Revit画图的不是很多,老师也在鼓励学生们用这个软件。
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也会根据设计院的需求来培养学生使用某个软件,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BIM软件,因为中国院专门成立一个BIM小组,所以他们这个部门就比较欢迎北京建工学院的毕业生,这样定向培养也对学生的就业有好处。但就我个人而言,使用BIM软件还是要慎重一些,因为这个软件毕竟还不是特别完善。不论是architect还是Revit,每次升级都是大面积的,很多方面都和低版本软件不兼容,如果我们匆忙应用,实际上就是制造更多的垃圾建筑。
我觉得现在的CAD软件还是最好的,因为通过CAD画图,可以保证画出来的东西都是设计者亲自做出来的,没有现成的素材。像天正软件那样,把门窗之类的局部画得很具体,我是不建议用这样的软件的,因为它是和设计者的设计质感不配合的,出图之后,因为这个软件有具体的模块,所以太多的线条就显得图的效果和自己做出的东西是有很大的差别。我觉得最基本的软件就可以完成一切任务了,只不过是工作量会大一些,这和当年手绘相比,已经进步很多了。在我看来,什么样的软件是先进的呢?难道我们通过软件把所有的模块拼在一起就可以了吗?如果是这样也就不需要建筑师了。
现在的软件已经足以供建筑师们使用了,没有必要再进一步开发、扩大功能。其实这些新兴的软件都是有商业利益在里面的,并不是说这个软件很强大它就高级,比如那些非线性的软件,它也仅仅是个工具而已,就看它是否能够适当地表达出你要做的作品。我觉得最简单的工具就是最好的工具,比如,那些画家就算用手纸也能画出好的画来。工具永远是一个附属品,它不能喧宾夺主,现在有些人就是为了工具而去做设计,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这些新兴软件在也给学校一定的压力,因为一些新的工具会带来新的想法,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实际上是受控制的,这是很危险的。我觉得没有必要把那些高新软件宣扬得很美妙。
其实,工具本身没有好坏,而是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给它附加上了一些东西。
|